乐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乐山一带200元爱情故事存否
乐山的老茶馆里,总坐着些爱闲聊的老人家。那天我正吹着盖碗茶上的浮沫,忽然听见邻桌大爷扯着嗓子说:“现在这世道,两百块连件好衣裳都买不着,哪还找得到什么两百块的爱情哟!”这话像块小石子,在我心里扑通一声沉了下去。
倒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在张公桥夜市遇到的场景。那会儿已经晚上十点多,路边炒饭摊的灶火还烧得旺旺的。有个穿着工装的小伙子正跟摊主商量:“阿姨,蛋炒饭能加个肠不?我今天发工资了。”他身旁站着的姑娘悄悄拉了拉他袖子,转头对摊主笑:“阿姨,我们就买份普通的。”最后两人捧着加了火腿肠的炒饭,坐在马路牙子上分着吃。姑娘把最大块的火腿肠夹到小伙子碗里,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
这画面让我琢磨了好些天。现在随便看场电影都要百来块,吃顿火锅没两叁百下不来。可你说,刚才那对年轻人,他们那份分享的心意,难道就不算数了吗?
那些藏在市井角落的温情
我家楼下修鞋的王师傅,每天收摊都会给老伴带个芝麻饼。有回我打趣他:“王叔,天天就带个饼啊?”他眼睛眯成一条缝:“你懂啥,她就爱这口酥脆。”后来才听说,王婶年轻时跟着他吃了不少苦,现在条件好了,反而最惦记这口最简单的味道。
在滨河路散步时,常能看见一对银发夫妻。老大爷轮椅推得稳稳当当,老太太总在絮叨:“慢点,这边有坎。”有次我看见他们停在卖糖画的小摊前,老大爷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:“给她画个凤凰。”老太太嗔怪地拍他手臂,嘴角却翘得老高。
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,让我想起菜市场阿婆说过的话:“真情哪是用秤称的?”确实,张公桥夜市那份炒饭,王师傅那个芝麻饼,滨河路那个糖画,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两百块。可里头装着的,是实打实的心意。
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动不动就要考虑房子车子。我表弟上个月分手,就因为女方家里要求叁十万彩礼。他喝醉了抱着酒瓶子嘟囔:“哥,我们当初在乐山大佛脚下许的愿,难道就值叁十万吗?”
这话问得人心头发涩。站在凌云寺前望下去,岷江水千年不变地流淌着,可岸上的人,心思却变得比翻书还快。想起早些年,街坊邻居谁家办喜事,最金贵的不是彩礼多少,而是缝纫机上新郎亲手扎的大红花。
前两天路过一所中学,正好放学,看见两个穿校服的孩子在巷口分享一串糖葫芦。女孩咬了一口,糖渣沾在嘴角,男孩笑着伸手帮她擦掉。这个瞬间,突然让我觉得,或许感情从来就不该被标价。那些最简单的陪伴,最朴素的牵挂,才是感情里最金贵的东西。
夜幕下的乐山城,霓虹灯闪得人眼花。可我知道,在某个亮着暖灯的窗户里,可能正有人为晚归的伴侣温着一碗粥。这份寻常的守候,比什么山盟海誓都来得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