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生茶艺交流空间
周末午后,泉州师范学院旁的巷子里飘着淡淡的茶香。几个学生模样的小朋友正围坐在木桌前,小心翼翼地端起白瓷盖碗。穿格子衬衫的男生突然笑起来:"原来铁观音要这样闻香啊!我之前都直接牛饮了。"
这里是泉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一个让年轻人与茶结缘的奇妙空间。说来挺有意思,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是叁个茶学社同学凑钱租的小房间,没想到半年时间,竟然发展成了拥有近百名会员的茶文化小据点。
茶香里的青春故事
大叁学生小陈是这里的常客。他边烫茶杯边说:"以前觉得喝茶是老一辈的事,没想到自己泡茶居然这么解压。"他手法生疏却认真地往茶壶里放入铁观音,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兰花香随着蒸汽袅袅升起。旁边梳马尾辫的女生凑近闻了闻:"这个香味,让我想起爷爷的茶缸。"
确实,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茶总是带着岁月的厚重感。但在这个学生茶艺交流空间,茶变得活泼起来。有人带着笔记本电脑来这边写作业,写累了就顺手泡壶茶;也有社团在这里开会,边喝茶边讨论,氛围特别轻松。
上周我还看见几个留学生在这里学茶艺,他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:"为什么同样的茶叶,每个人泡出来的味道不一样?"这个问题引得大家纷纷尝试,结果真的,每个人泡的茶都有细微差别。或许这就是手作茶的有趣之处吧。
当传统遇见青春
工作室负责人小林是食品专业的学生,她发现同学们虽然爱喝奶茶,但对传统茶文化充满好奇。"我们试着把茶变得年轻化,比如教大家用冷泡法制作夏日冰茶,还在茶里加入当季水果。"
不过他们始终坚持着传统茶道的精髓。茶席要怎么布置,茶杯怎么拿,注水怎么注,这些细节都很讲究。有个来体验的同学说:"刚开始觉得规矩好多,但慢慢发现,正是这些仪式感让人静下心来。"
现在每周叁的茶艺沙龙成了最热闹的时候。有时是安溪来的同学分享家乡的制茶工艺,有时是艺术系的同学讲解茶具设计。上个星期,他们还办了个"盲品大会",让大家蒙着眼睛猜茶叶品种,笑声不断。
这种学生茶艺交流空间正在悄悄改变着校园生活方式。以前约会都是去咖啡厅,现在有情侣选择来这里品茶聊天。社团聚会也从喧闹的碍罢痴,偶尔转移到了这个安静飘着茶香的地方。
黄昏时分,夕阳透过木格窗洒在茶桌上。又一个周末的茶会即将开始,新来的同学们正在帮忙摆放茶点。茶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着,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泉州学生品茶工作室的新故事。不知道今天,又会有什么样的奇妙茶缘在这里开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