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有趣吗
路过马鞍山女子学院的时候,我总忍不住朝后街张望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几棵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铺在墙根,那家卖红豆饼的小铺子还开着吗?说实话,站在路口发了好一会儿呆,心里直嘀咕:马鞍山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
拐进巷子第一眼就看见那家文具店,老板娘正踮着脚整理货架。记得上学那会儿,我们总挤在玻璃柜台前挑贴纸,五毛钱一张的明星贴画能让我们讨论整个午休。现在店里多了好多新奇玩意,手账胶带摆满了整面墙,但装幸运星的玻璃瓶子还放在老地方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味道
再往里走,油炸的香气混着桂花香飘过来。穿校服的女生们围在炸串摊前,七嘴八舌地点单:“阿姨,我的年糕要多刷甜酱!”阿姨头也不抬地应着,手里铁签翻飞。忽然想起当年总和我们抢最后一份鸡柳的学妹,现在该在国外读研了吧。
文具店往右拐第叁个门面,原来租漫画书的小屋变成了奶茶店。几个女生坐在高脚椅上晃着腿,手机里外放着最近流行的歌。我凑近看了看菜单,芋泥波波、芝士葡萄这些新花样,和我们当年传着喝的珍珠奶茶完全不是一回事了。
巷子深处的凉亭里,石桌石凳被磨得发亮。有个穿白衬衫的女生独自坐着看书,风吹动书页的样子,和记忆里准备期末考的学姐重迭在一起。忽然听见清脆的车铃声,骑着老式自行车的爷爷慢悠悠经过,车筐里装着刚买的豆腐脑。
转角遇到教街舞的工作室,落地玻璃后一群人在练新动作。这地方以前是家旧书店,我们常蹲在角落里看漫画,现在充满节奏感的音乐透过门缝传出来。隔壁画室的窗台上,新添了几盆多肉植物,胖乎乎的叶片在夕阳里泛着暖光。
走着走着忽然有些恍惚。你说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有趣吗?那些新开的文创小店确实挺有意思,手作香薰、复古首饰吸引着年轻女孩们驻足。但真正让人挪不开脚步的,倒是墙角那片斑驳的涂鸦,虽然褪色了,还能认出是我们毕业那年画的。
路灯次第亮起时,我停在卖糖炒栗子的推车前。老板娘正把炒好的栗子装进牛皮纸袋,热乎乎的白气在夜色里升腾。接过栗子时她随口说:“天黑了,巷子东头新装了路灯,比从前亮堂多啦。”这话让我想起以前举着手机照明找钥匙的夜晚,忍不住笑了。
走出巷口前回头望,暖黄色的灯光从各家店铺漏出来,像撒了一地的星星碎片。年轻的笑声和食物香气在晚风里飘荡,忽然觉得这条街其实没变——它只是跟着在这里停留过的人,一起慢慢长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