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昆明微信扫码同城便捷生活
这几天在昆明南屏街等人,朋友迟到了半小时。我站在街角东张西望,突然发现路灯杆上贴了个蓝色贴纸——"微信扫一扫,同城服务马上到"。闲着也是闲着,就掏出手机扫了扫。
结果挺让人意外的。页面直接显示出我所在的位置,往下拉能看到周边好多服务:隔壁正义坊有家理发店新开业五折优惠,金马坊后面的修鞋摊可以微信预约不用排队,甚至还有位同小区的大姐提供代取快递服务。
二维码里的同城生活圈
说实话,以前总觉得这些扫码服务要么是广告,要么要关注公众号。但这次体验确实改变了我的看法。那天我正好有个快递要到,就试着约了那位大姐。回家时快递已经放在门口,还在箱子上贴了张便条:"下雨天箱子有点湿,我帮你擦了擦。"
这种暖心的细节,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昆明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。菜市场里卖菌子的摊主把二维码挂在篮子上,老顾客扫码就能看到今天到了哪些新鲜货;小区物业把维修师傅的服务码贴在公告栏,谁家水管漏了直接扫码联系;就连翠湖边教跳烟盒舞的阿姨,也做了个预约二维码。
从陌生到熟悉的服务体验
记得第一次用这个服务修电脑时,我还半信半疑。师傅上门后先出示了他的电子工作证,修完还教了些保养小技巧。现在家里电器出问题,我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微信扫附近的服务码。
这种昆明微信扫码同城便捷生活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习惯。上周我妈妈突然想吃乳扇,我扫了小区团购群的二维码,当天下午就有人送到家门口。邻居们现在经常互相推荐靠谱的服务二维码,就像以前分享好吃的小店那样自然。
有次和楼下便利店老板聊天,他说制作服务二维码特别简单:"就是在微信小程序里申请的,打印出来贴墙上。附近年轻人现在来买东西,都会顺手扫扫看有没有新服务。"
慢慢地,我发现这个网络越织越密。从开始的生活服务,到现在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上周通过扫码加入了本地的徒步群,周末跟着去了趟梁王山。带队的是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,路上给我们讲了很多老昆明的故事。
如今在昆明,从早餐摊到书店,从洗衣店到花店,随处可见那些小小的二维码。它们不像以前那些冷冰冰的广告码,而是真的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,带来不少便利。有时候想想,科技或许就该这样,不着痕迹地融入日常,让生活变得更简单。
前两天路过文明街,看见几个游客正围着墙上的服务码讨论。我忍不住插了句话:"这个挺方便的,试试看。"说完自己都笑了,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成了昆明微信扫二维码同城服务的推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