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宁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附近弄堂200块一回
那天路过济宁火车站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的巷子里的实惠服务,就拐进了车站后头那条窄巷。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挂着,空气里有股潮湿的饭菜香。
往里没走几步,就有个大姐凑过来,压着声问:“老弟,洗头不?里头能按摩。”我摇摇头,她又跟了两步,“那...别的服务要吗?200块一次。”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不就是朋友说的那个价嘛。巷子深处还有几家理发店,红色的转灯慢悠悠地转着,玻璃门后头人影晃动。
巷子里的生意经
我站在巷口点了根烟,看着几个男人低头快步走进去,熟门熟路地拐进某个单元门。这地方离车站近,人来人往的,生意想必不差。200块钱这个数也挺有意思,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刚好是很多人愿意试试又不太心疼的价钱。
旁边小卖部的老板正靠在躺椅上听戏,我买了瓶水,随口搭话:“这巷子挺热闹啊。”老板眼皮都没抬:“天天这样,习惯了。”他说这条巷子存在有些年头了,附近弄堂里也有类似的,价钱都差不多,都是200块一回的生意。“有人嫌车站附近宾馆贵,就爱往这儿钻。”
正说着,有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从理发店出来,边走边整理衣领,脸上带着种说不出的神情,像是轻松,又像是有点慌。他快步走出巷子,很快就混进了车站前广场的人流里,再也找不出来了。
我在想,这些来来往往的人,可能都是匆匆的过客。在火车站这种地方,谁都不认识谁,做点什么好像都容易些。200块钱一次的交易,简单,直接,银货两讫之后各走各路,谁也不欠谁。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那些发廊的红灯显得更扎眼了,像是某种暧昧的暗示。又有个背着行李包的中年人在巷口徘徊,看样子是刚下火车,他东张西望了好一会儿,终于还是迈腿走了进去。
这条巷子就像火车站的一个缩影,表面熙熙攘攘,底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交易。200元一次的价钱,附近弄堂里200块一回的服务,成了这片区域心照不宣的秘密。它就在那儿,不张扬,却也从不缺少客人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眼。巷子依然安静地卧在火车站背后,与前方灯火通明的广场像是两个世界。那些红色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,等待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