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为何光说不练的足浴店
这两天路过家门口那条街,发现那家新开的足浴店又挂出了"充值1000送500"的大横幅。红底黄字,格外显眼。说起来,这家店从上个月开业至今,促销活动就没断过,什么精油推拿买一送一,什么叁人同行一人免单...花样翻新,热闹得很。可奇怪的是,每次经过他家门口,总觉得里头静悄悄的,没见着几个客人。这不禁让我心里直犯嘀咕:这店家整天敲锣打鼓搞宣传,怎么就是不见生意好起来呢?
昨儿个在小区门口碰上老邻居张师傅,他正好在那家店做过一次足疗。聊起来这事儿,他直摇头:"别提了!宣传单上写着用的是进口按摩精油,结果给我端上来一小瓶不知名的东西。技师手法也生疏,按得我脚底板生疼。最气人的是,说好送的水果拼盘,最后就给了几片西瓜。"张师傅越说越来气,"这不是糊弄人嘛!"
说得天花乱坠,做得一塌糊涂
其实像这样的足浴店,在常州还真不少。走在街上,随处可见装修豪华的门面,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诱人的优惠。有的号称"泰国古法按摩",有的吹嘘"日本顶级足疗",还有的打着"祖传秘方"的旗号。可你真要进去体验一回,十有八九会觉得货不对板。
我有个朋友在这行干过几年,他跟我说了这里头的门道。"现在很多老板都把心思花在营销上,"他叹了口气,"找个设计师把店面装修得富丽堂皇,再雇两个文案把服务项目写得天花乱坠,这钱花得毫不含糊。可一到实际服务环节,就处处抠门。舍不得请好技师,培训走个过场,用品专挑便宜的买..."
这话说得在理。想想也是,现在很多足浴店,宣传时说得头头是道,什么"专业技师团队",什么"进口优质原料",什么"个性化服务方案"。可真到了店里,往往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技师可能刚培训了叁天就上岗,用的精油可能是小作坊生产的,所谓的个性化服务,不过是例行公事地按流程走一遍。
这种光打雷不下雨的做法,短期内或许能骗到几个顾客,时间一长,谁还愿意当冤大头?张师傅就说,他现在宁可多走两条街,去那家开了十多年的老店。"人家虽然不打广告,但师傅手法好,用料实诚,每次去都舒舒服服的。"
说到底,服务业最讲究的就是个口碑。顾客来足浴店,图的是放松身心,享受专业服务。你要是只会做表面文章,不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,那就是本末倒置。再响亮的广告,也比不上顾客的一句真心夸赞;再花哨的促销,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好手艺。
这些天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有些店家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呢?或许是他们太急于求成了,总想着走捷径。把精力都放在怎么吸引顾客第一次消费上,却忘了考虑怎么让顾客来第二次、第叁次。这就好比谈恋爱,光会说甜言蜜语可不行,得拿出真心实意来。
那天路过那家店,正好看见一个顾客在门口和经理理论。"你们宣传的时候说得好听,怎么实际服务差这么多?"顾客的声音里满是失望。经理一个劲儿地道歉,说是会改进,可这样的场景,在这个行业里似乎每天都在上演。
说到底,足浴这个行当,做的就是手艺活、良心活。你的手法到不到位,用料扎不扎实,顾客心里都有一杆秤。或许,这些总是"只吹不做"的店家真正该做的,是静下心来,好好琢磨怎么把服务做实、做精。毕竟,金杯银杯不如顾客的口碑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