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台大学校鸡的暗号,九台校园鸡的密语
那些年的悄悄话
前些天路过九台大学城,听到几个学生蹲在路边“咕咕咕”地学着鸡叫,互相使了个眼色就往不同方向散了。你说怪不怪?这事儿搁谁不得琢磨琢磨。后来跟退休的老门卫张大爷唠嗑,他眯着眼说:“那些孩子哪是在闹着玩,那是咱们九台大学校鸡的暗号。”
这话可把我好奇心勾起来了。细打听才知道,原来校园后山真散养着几只会“对暗号”的芦花鸡。最早是生物系学生做声纹实验时,发现这群鸡对不同频率的哨声有特殊反应。后来不知怎么的,渐渐演变成学生之间的趣味互动——每天傍晚在樱花道上发出特定节奏的声响,领头的大公鸡就会带着鸡群过来啄食玉米粒。
现在这九台校园鸡的密语可讲究了。短促的叁声“咯咯哒”代表求助,两长一短的哨声是约饭暗号,要是听见有人吹《小星星》前奏,那准是情侣在召唤他们的“信使鸡”——公鸡翅膀上系着粉色丝带的那只,经常帮着传递小纸条。有回下暴雨,几个困在实验楼的学生就是靠模仿母鸡下蛋的叫声,把鸡群引到窗台下,踩着鸡窝棚顶脱困的。
食堂王师傅跟我说起更玄乎的。去年校庆那晚,他亲眼看见几个学生用手机播放特定频率的音频,那只最机灵的花脖子公鸡竟然踩着摩斯密码的节奏啄食,最后从草堆里扒拉出藏好的纪念徽章。“比无人机送货还准成!”王师傅说着往围裙上擦了擦手,“就是有时候半夜听见他们练暗号,总担心把黄鼠狼招来。”
这些九台大学校鸡的暗号如今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。新建的图书馆墙面甚至融入了鸡爪印形状的装饰孔,阳光照进来时,地板上会出现像密码的光斑。音乐系学生最近在琢磨能不能把鸡鸣声编进校歌里,虽然试唱时总有人忍不住笑场。
你说这事儿妙不妙?那些外人眼里普通的校园鸡,愣是让学生们玩出了花。现在经过后山时,我常看见穿白大褂的学生举着录音设备蹲在鸡窝旁,那认真劲儿比做课题还专注。或许再过些年,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校园鸡的密语,会比课本上的公式更让人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