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儋州微信附近约人叁小时叁百元
最近在儋州街头巷尾,总能听见有人低声讨论着“微信附近人”的事儿。那天下午在老茶馆歇脚,隔壁桌两个穿着花衬衫的大叔就聊得热火朝天,其中一个举着手机直晃悠:“你说现在这世道,叁百块就能找人陪叁小时,这都什么门路啊?”
我捧着椰子水慢慢吸着,心里忍不住琢磨。儋州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自从微信普及之后,很多本地人的社交方式都变了样。以前想认识新朋友得去万福隆商场溜达,或者参加叁月叁活动,现在倒好,打开手机戳几下就行。
叁百块钱背后的故事
我家隔壁开理发店的阿明上个月就试过这招。他叁十出头还是光棍,店里生意清淡时就抱着手机刷附近的人。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”,他这么跟我说。结果真让他约到个在洋浦上班的姑娘,两人在白马井那边的沙滩走了走,喝了俩椰子,总共花了还不到一百块。
不过这种事还真得看运气。我表侄女在儋州那大镇上班,她说她们办公室有个小姑娘,也是通过微信附近人认识了个自称做房产中介的,结果见面发现那人其实就是个发传单的。倒不是说发传单不好,可这年头,网络上谁不会包装自己呢?
说到儋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这个说法,我特意问了问在市公安局上班的老同学。他皱着眉头说,这种明码标价的最容易出事,上个月他们就处理过两起因为微信约见引发的纠纷。一个说是骗钱的,另一个更离谱,见面后发现是传销拉人头的。
其实吧,要是正经交朋友,何必非要扯上叁百块叁小时这么具体?我们儋州人向来实在,喝茶聊天去哪不能聊?非要把交情变成交易,这就变味了。现在东坡书院那边的茶座,二十块钱能坐一下午,吹着空调看着书,不比盯着手机强?
我姨妈家开民宿的,她说最近总有年轻旅客打听这事儿,把她给愁的。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宁愿相信手机里虚头巴脑的,也不愿意出门逛逛我们儋州的千年古盐田。”说完直摇头,往我怀里塞了两个她刚蒸好的盐焗鸡腿。
说到儋州微信附近约人叁小时叁百元,倒让我想起去年在文化广场遇到的趣事。两个年轻小伙举着手机在原地转圈,原来是在玩“线下捉迷藏”——通过微信定位找网友见面。结果转悠半天,发现要找的人就在旁边凉亭里坐着,俩人愣是没认出来。
这半年儋州开通了环岛高铁,来往更方便了。有时候我在想,与其纠结那叁小时叁百块值不值,不如坐高铁去海花岛逛一圈。现在58块钱的车票,半小时就能到,那儿的白金酒店下午茶才128一位,坐在落地窗前看海景不比蹲在咖啡馆里等人强?
前两天路过夏日广场,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举着“免费指路”的牌子,说是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,帮游客介绍儋州好玩不贵的地方。我站在旁边听了会儿,他们推荐的松涛水库漂流、蓝洋温泉都挺实在,这才是我们儋州人该有的待客之道嘛。
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我家丫头发来的消息。她说在微信上约了同学明天去石花水洞写生,让我别忘了给她准备遮阳帽。我笑着回了个“好”,把最后一口椰子水喝完。阳光透过榕树叶洒在青石板路上,斑斑驳驳的,就像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明明暗暗,真假难辨。但无论如何,真诚相见总比明码标价来得长久,这话放在哪儿都错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