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100元小胡同,访客百元小巷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53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,就藏在市中心最热闹的商业街背后。要不是朋友指着那个不起眼的巷口说“就这儿”,我可能走过十遍都不会注意到。巷口的电线杆上挂着块手写木牌——“来宾小胡同”,字迹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了。

说是胡同,其实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株野草,倒给这灰扑扑的巷子添了几分生气。刚过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影子拉得老长。

巷子口第一家是个修鞋摊,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正麻利地给一只皮鞋换底。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,他头也不抬地说:“修鞋等着,十分钟就好。”那语气,像是早就知道路人会在这儿停步。

百元巷游的惊喜

往里走几步,飘来一阵芝麻香。是个做烧饼的小铺子,炉子支在门口,老板娘边擀面边招呼:“刚出炉的,一个两块五。”我掏出手机要扫码,她笑着指指墙上贴的二维码:“扫这个,这几天信号不好,多试两次。”

说来也怪,在这条来宾100元小胡同里,真能花一百块钱逛上大半天。烧饼摊往前是家旧书店,五块钱一本的旧书堆成了山。再往里,剃头师傅在自家门口摆了两把椅子,十块钱理个发,旁边还放着收音机,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

我在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前停下脚步。老师傅用个小勺舀起糖稀,手腕轻轻一转,一只小鸟就成形了。“十五块。”他把糖人递给我,“现在的年轻人,都去看电影喝奶茶了,没几个还认得这个喽。”

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就在几百米外,商场里一杯奶茶都要叁十块了。可在这条小巷里,时间好像走得很慢,慢到足够你花一下午,用一百块钱,买回很多小时候的记忆。

巷子最深处有家竹器店,老师傅在编竹筐,手指灵活得像在跳舞。我问他这巷子為什麼叫“来宾”,他放下手中的活计:“早些年这儿是招待所集中的地方,来出差的人都住这片,巷子就得了这麼个名。”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价格表,竹编的小玩意儿都在二十元以内。

这趟访客百元小巷游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暑假。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,没有网红店,可是快乐来得很简单。就像现在,手里握着个糖人,在巷子里漫无目的地走,看猫咪在屋顶上打盹,听邻居在门口聊天,这种踏实感,是再贵的消费也买不来的。

快出巷子时,遇见个卖栀子花的老奶奶,五块钱一串。我别在衣襟上,香气能飘一整天。她笑眯眯地说:“明天还来啊。”我点点头,心里已经计划着下周再来了。毕竟在这条来宾100元小胡同里,花的不只是钱,更是买到了在城市里越来越难找到的、那种叫作“生活”的东西。

走出巷口,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,恍如隔世。手里的糖人开始化了,赶紧舔了一口,嗯,还是小时候那个味道。衣襟上的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香,这两样加起来才二十块钱,却让整个下午都变得甜丝丝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