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潞城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
这几天路过城东老巷子,总能看到"潞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那块木招牌在夕阳下泛着暖光。隔壁开面馆的王嫂前两天还拉着我说:"他们那个潞城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可热闹了,连我家那口子都偷偷报了名。"这话让我来了兴致,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。
茶香里的别样光景
推开工作室的雕花木门,茶香混着谈笑声扑面而来。穿棉麻衫的李老师正在教大家闻香,有个阿姨特别认真地记笔记,鼻尖都快凑到茶荷里去了。"不急不急,"李老师笑着按住她的手,"喝茶这事啊,得让香气自己飘进心里。"
角落里有对年轻情侣在挑参赛茶叶,姑娘举着两个茶罐左看右看,男孩打趣道:"你这比挑口红还认真。"旁边几位老人家倒是淡定,慢悠悠地烫着茶杯,偶尔交流两句"这水老了"、"壶该换了"。说来也怪,明明是个比赛场地,倒更像老友聚会的茶客厅。
藏在茶杯里的人情味
第二轮海选那天我再去,正赶上参评凤凰单丛。有个大叔紧张得手抖,茶汤洒了大半。评委张老却摆摆手:"茶凉了再续就是,谁还没失过手呢?"他顺手演示起关公巡城,手腕轻转间,茶香又袅袅升起。那大叔后来悄悄告诉我,就为这句话,他回家练了整晚。
其实这潞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最打动人的,倒不是多专业的评审。他们那个潞城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更像是桥梁,把卖了几十年茶的老师傅和刚入门的年轻人连到一块儿。上次看见茶农老陈教大学生辨岩韵,孩子们举着手机录视频,老陈满脸骄傲:"这手艺总算有人愿意学了。"
现在每周去工作室坐坐成了我的习惯。有时就为看他们准备茶器时专注的神情,青瓷盖碗排开来,像一池春水。昨天遇见个七八岁的小姑娘,捧着她爸的参赛茶像捧着宝贝,小声问我:"叔叔你说,爸爸的茶能得星星吗?"那眼神亮晶晶的,比任何奖章都珍贵。
茶凉了又满上,工作室墙上的参赛照片越贴越密。或许真正在生长的,不只是这个潞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人气,还有整条街坊对那盏茶汤的眷恋。下次路过时,你要不要也进来坐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