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州约茶上课,盘州茶约学习时光
最近朋友圈总看到“盘州约茶上课”这词儿,刚开始还纳闷儿,茶艺课就茶艺课呗,咋还叫上课呢?后来被朋友拽去体验了一次,才算明白这里头的门道。
说来也巧,那天刚下过小雨,青石板路还有点湿漉漉的。茶馆藏在老巷子里,推门进去,满屋子茶香扑面而来。五六个人围着长桌坐,主位的老师不是站着讲课,而是和大家一块儿泡茶。她手里拎着白瓷壶,慢悠悠地冲水,嘴里念叨着:“你们看啊,这水得沿着杯壁走,像这样转着圈......”
茶香里的学问
我原以为就是学学泡茶姿势,没想到第一堂课就让人开了眼。老师从柜子里取出个陶罐,抓了把茶叶摊在棉纸上:“这是咱盘州本地的高山茶,你们摸摸看。”旁边戴眼镜的姑娘伸手一捏,脱口而出:“咋这么扎手?”老师笑了:“这就对咯!好茶叶带着点硬度,像读书人得有风骨。”她边说边演示,温杯、投茶、闻香,每个动作都透着一股子从容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,聊着聊着就开始说起茶马古道的故事。老师说当年马帮从这儿路过,歇脚时都要喝碗粗茶,现在咱们慢慢品的是生活,可那份闯劲儿不能丢。这话听着不像在教茶艺,倒像是在说人生道理。屋里静悄悄的,只有茶水注入杯子的声响,清脆悦耳。
后来常去才发现,每次的盘州约茶上课内容都不重样。有时候学宋代点茶,打得满碗泡沫;有时候辨岩茶的火功,呛得直咳嗽。但不管学什么,总能在茶香里找到点儿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东西。隔壁座位的王姐说,她每周都来,倒不全是学技艺,就是喜欢这个氛围——手机静音,大家面对面坐着,说说话,品品茶,像是给紧绷的日子松了松弦。
茶约里的温情
记得有回遇上暴雨,本以为不会有人来了,结果推门进去,该来的都到齐了。裤脚湿漉漉的,互相看着都笑了。那天老师临时改了内容,教我们煮奶茶。小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奶香混着茶香,暖烘烘的。有个姑娘说起工作上的烦心事,大家就安静听着,偶尔插句话。后来她说,那锅奶茶喝下去,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。
这样的盘州茶约学习时光,慢慢成了习惯。上周老师带来她收藏的老茶饼,教我们怎么撬茶。坐在对面的李叔手重,差点把茶砖弄碎,老师也不恼,只是轻轻托住他的手:“慢点儿,这茶啊,跟人处朋友一样,得知轻重。”就这么简单一句话,让我愣了半天神。
现在再去那条巷子,脚步会不自觉地放慢。有时候觉得,我们哪里只是在学泡茶?分明是在找回某种失落的生活节奏。那些在茶香中流淌的午后,那些随手摘下的句子,还有偶尔抬眼时看见窗外斑驳的树影,都成了忙碌生活里的光亮。
昨天又去了茶馆,新来的小伙计正在背茶谱,急得满头汗。老师递给他一杯茶: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阳光从木格窗斜斜地照进来,在茶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我忽然想起第一次来时的心情,忍不住弯了嘴角。这方寸茶席间,原来藏着这么宽阔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