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崃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花费八百
这几天,邛崃街头巷尾都在谈论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——有个初中生,打了个叁小时电话,愣是花掉了八百块钱!这事儿听着像段子,可偏偏就是真真切切发生了。
我头回听说时,第一反应是“不可能吧”。现在谁还打长途啊?不都是微信视频聊天吗?可仔细一问才知道,这孩子用的是国际长途。他迷上了一款外国游戏,为了跟海外战队队友讨论战术,直接拨了越洋电话。孩子嘛,哪里懂什么通话资费,只觉得手机能打通就是一样的价钱。
话费背后的故事
你猜怎么着?这通天价电话背后还真有故事。那孩子爸妈都在外地打工,平时就给留了个手机方便联系。那天他本来只是想问个游戏关卡怎么过,结果越聊越起劲,从游戏攻略聊到学校生活,再聊到最近看的动漫。叁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,直到手机欠费停机才反应过来。
要说现在这些通讯套餐也真是复杂,别说孩子了,大人都经常搞不明白。明明平时打电话挺便宜,怎么一打国际长途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呢?这孩子用的还是那种最基本的套餐,国际漫游功能压根没关,这下可好,八百块就这么没了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,那会儿电话费也贵,但至少还有个提醒。现在倒好,智能手机功能太多,反而把最基础的话费提醒给淹没了。孩子妈妈说,收到账单时手都在抖,半个月的菜钱就这么打水漂了。
不过说来也怪,这孩子平时挺懂事的,知道家里条件一般,从不乱花钱。可能就是太沉迷游戏了,一时昏了头。好在后来游戏里的外国队友知道了这事,还挺过意不去,现在都改用社交软件联系了。
说起来,这邛崃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,还真给我们提了个醒。现在孩子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国际化,可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对新事物的认知,还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。家长得时刻留意,既要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,又得教会他们基本的常识。
后来这孩子自己也长记性了,现在每次打电话前都要先确认是不是免费网络通话。有时候看他那认真劲儿,又觉得这孩子其实挺可爱的。虽然交了笔“学费”,但至少学会了负责任地使用通讯工具。
这事儿在小区里传开后,不少家长都赶紧检查起自家孩子的手机套餐。别说,还真有好几家发现了类似的风险。看来这八百块钱,不止给那一家提了醒,还给整个社区都上了一课。
现在那孩子偶尔还会跟外国队友联系,不过都是在奥颈贵颈环境下用网络电话了。听说他们战队最近战绩还不错,上周还赢了个线上比赛。这么看来,那八百块钱虽然花得心疼,但至少没白费——既长了教训,又维系了友谊。
其实想想,谁年轻时没干过几件糊涂事呢?重要的是能从中学到点什么。就像这个邛崃初中生的例子,虽然过程让人哭笑不得,但结果还挺有意义。现在他家的话费账单,每个月都控制在几十块以内,比很多家庭都要少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