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泄火的小巷子,福安那条清幽的小巷
这条巷子,我是从老邻居王大爷那儿听来的。那天傍晚,我正在小区门口搓着被暑气蒸得发烫的后颈,王大爷摇着蒲扇凑过来:“想寻个凉快地儿?往老城区走,拐过供销社旧址,有条福安泄火的小巷子。”他眯着眼笑,“那儿啊,连风都是青石板味的。”
巷子比想象中更窄,两侧斑驳的灰墙爬满青苔,缝隙里挤着几株倔强的狗尾巴草。?午后阳光斜切下来,只在墙头留下一道金边,巷内自成一片阴凉天地。走着走着,忽然明白“泄火”这词的精妙——不是轰轰烈烈的清凉,而是某种缓慢的、安静的流淌。热气从肩头滑落,像滴水融入深井,悄无声息。
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
巷子深处有口老井,几个老人围坐着下象棋。穿汗衫的老爷子把棋子拍得啪啪响,旁边老太太不紧不慢地剥着毛豆。没人看手机,也没人着急。我在井边石栏上坐下,凉意顺着掌心往上升。有个大叔递来瓢井水,入口甘冽,带着一丝甜。他笑着说:“这井啊,比咱们岁数都大。”话语在巷子里悠悠地荡着,仿佛连时间都被井水浸得慢了,软了。
再往里走,闻到一股淡淡的艾草香。循着味儿找到个小院,木门虚掩着,主人正在院里翻晒草药。他说这巷子地势低,又有穿堂风,叁伏天也比外头凉快叁四度。“老辈人说这儿是福安泄火的小巷子,其实泄的是心火。”他捻着艾草梗,说得不紧不慢。我忽然觉得,这条福安那条清幽的小巷,像个天然的庇护所,把焦灼都隔在了外面。
起身离开时,夕阳正把影子拉得老长。回头望去,炊烟袅袅升起,晚饭的香气混着青苔的湿润扑面而来。这条福安泄火的小巷子,它不言语,却把清凉种在了过路人的心里。或许明天还要面对各种忙碌,但至少此刻,胸腔里那片燥热已经平息,化作井台上那圈淡淡的水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