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附近缺少休闲快餐场所
那天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:"晚上要不要找个地方坐坐?"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愣,才发现自己居然想不出一个能痛快吃快餐的地方。你说奇怪不奇怪?
记得小时候,海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快餐店。那些冒着热气的炸鸡店,总能在放学时吸引成群结队的学生。可现在呢?想找个能坐下来慢慢吃个汉堡的地方,反倒成了件难事。
消失的快餐店
上周六特意在城里转了一圈,发现以前常去的几家快餐店都关门了。那家开在十字路口的老店,现在变成了手机专卖店。另一家在学校旁边的,也改成了奶茶铺。说真的,海城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感受,越来越强烈了。
碰见个老邻居,聊起这事。他笑着说:"现在谁还吃快餐啊?都点外卖了。"这话听起来有道理,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外卖是方便,但少了那种在店里热热闹闹的感觉。特别是年轻人聚会,总得有个能大声说笑的地方吧?
我家楼下新开了家面馆,味道不错,可每次去都安安静静的。大家埋头吃面,吃完就走。这让我特别怀念以前在快餐店,能一边啃着鸡翅一边和朋友聊天的时光。
年轻人的烦恼
表妹今年刚上大学,放假回来总抱怨:"咱们这儿连个像样的快餐店都没有。"她说在学校那边,快餐店成了他们写作业、小组讨论的据点。点杯可乐就能坐一下午,既解决了吃饭问题,又找到了社交空间。
这话让我想起以前谈恋爱的时候,快餐店可是约会的首选。价格实惠,气氛轻松,不用担心钱包大出血。现在的小情侣们,怕是要为去哪儿约会发愁了。
昨天路过以前的商业街,发现确实少了很多休闲快餐场所。倒是冒出来不少高档餐厅,装修得一个比一个精致。可对普通上班族来说,那些地方终究不能常去。
和几个同事聊到这个话题,大家都有同感。小王说:"有时候就是想找个地方随便吃点,不用讲究什么礼仪,还能看看街景。"是啊,这种简单的要求,现在反倒难实现了。
变化中的城市
说实话,我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。租金越来越贵,做快餐的利润又薄,商家自然更愿意开高档餐厅。再加上外卖平台的兴起,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用餐习惯。
可我还是觉得,一个城市不能只有高档餐厅和外卖。总该给年轻人留些轻松自在的空间。就像老话说的,萝卜白菜各有所爱。有人喜欢精致的用餐环境,也有人就爱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。
前几天看到有商家在短视频平台做推广,主打"慢快餐"概念。就是把快餐做得精致些,环境布置得舒适点。这倒是个不错的思路,既保留了快餐的便捷,又提升了用餐体验。
说到这个,我突然想起以前常去的那家快餐店。老板是个爽快人,总是给孩子们多加点薯条。现在想想,那份人情味,可能比食物本身更让人怀念。
今天晚上散步时,看见几个中学生坐在便利店的休息区吃关东煮。他们说说笑笑的,让我恍惚间又看到了从前在快餐店里的场景。也许,年轻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。
不过话说回来,海城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问题,确实让很多人的生活少了点滋味。希望不久的将来,能看到一些既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,又能满足社交需求的餐饮空间出现。
毕竟,吃饭这件事,从来都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。它关乎生活,关乎情感,也关乎一座城市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