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
走到内江火车站出站口,一股熟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拉客的旅店老板娘、吆喝的黑车司机、还有那些站在角落低声问“吃饭不”的中年女人,构成了火车站特有的生态。说真的,每次路过这儿,我都在想一个问题:这些喊“内江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”的,到底做的什么生意?
前些天碰见个老同学,他给我讲了段经历。有回他赶夜车,在车站旁的小旅馆歇脚,老板神秘兮兮地凑过来问:“兄弟,要不要放松下?我们这有快餐服务,200元。”老同学以为是送餐,心想这大半夜的确实饿了,就答应了。等看到那个浓妆艳抹的姑娘进门,他才反应过来——原来“快餐”是这意思。
车站旁的那些事儿
说实话,这种“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”的生意,在好多火车站周边都能见到。它们就像野草,割了一茬又长一茬。为什么偏偏是200这个数?我问过在车站开小卖部的老张,他咧嘴一笑:“这你就不懂了吧?一百太少,叁百嫌贵,二百刚刚好。都是赶路人,谁会在意这点小钱?”
老张说,这些生意分两种。一种是正经小旅馆兼营的,给长途旅客“解乏”;另一种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“游击队”,专骗生客。有个打工仔就被骗过——付了200块,那姑娘接了个电话就说“警察来了”,抓起钱跑得比兔子还快。
车站派出所的王警官跟我说,他们每个月都会接到几起报案。但这些交易本身就见不得光,大多数人被骗了也只能自认倒霉。有个老民警说得实在:“要是真饿了我给你指路去面馆,可你要是想找那种‘快餐’,那我只能请你去派出所醒醒脑了。”
生活比剧本更荒唐
我认识个跑长途的司机老李,他跟我说起过更离谱的事。有回他在内江火车站旁边小店吃饭,听见隔壁桌两个女的在算账:“今天接了五个,差点累散架。”另一个说:“知足吧,现在生意不好做,好多姐妹都转行做直播了。”
老李摇摇头:“这世道真是变了。明明能正经找个工作,偏要做这个。”但转念一想,要是真有更好的出路,谁愿意在火车站周边做这种“200元快餐”的营生?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火车站管理越来越规范,这些现象已经少多了。以前出站口总围着一群人,现在只有零星几个。偶尔还能看见以前做这行的人,改行卖起了充电宝和矿泉水。有个大姐跟我说:“卖水是挣得少,但睡觉踏实啊。”
其实想想,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兴衰。这种“内江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”的生意,就像铁轨旁的野花,看似顽强,终究抵不过时代的车轮。现在年轻人都在网约车平台接单,谁还愿意在火车站周边提心吊胆地拉客?
那天傍晚我又经过内江火车站,夕阳把站前广场照得金黄。看着行色匆匆的旅客,我突然觉得,这个世界正在慢慢变好。那些藏在阴影里的生意,终究会被阳光替代。也许再过几年,“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”这种暗语,就只会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