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城如何分辨微信附近的人可约,麻城怎样识别微信附近可约会的人
这几天在麻城老街上碰到邻居老王,他神神秘秘地拉着我问:“你平时用微信附近的人吗?我最近总刷到些头像花里胡哨的账号,打招呼就说可以约着见面,这该怎么分辨靠不靠谱啊?”
这话让我想起去年表弟的经历。他在麻城开发区上班时,通过附近的人认识了个女孩,两人聊了半个月才发现对方用的是网图,真实身份根本对不上。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,其实在麻城这样的小城,分辨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,还真有些门道。
看资料就像查户口
咱们麻城人实在,交朋友都讲究知根知底。点开对方资料时,要是发现相册里全是修得失真的网红图,地理位置显示忽而在城西忽而在城东,那可得留个心眼。记得去年在文化广场喝奶茶时,旁边两个姑娘就在议论,说有个账号资料写着22岁,发的动态却在转发养生文章,这明显不对劲嘛。
正经想交朋友的麻城人,资料通常写得比较踏实。比如会标注在麻城师范路开店,或者住在陵园路小区,照片也多是在麻城本地的场景拍的——南湖公园的荷花、文化小镇的灯笼街,这些细节装是装不像的。
聊天节奏见真章
我观察过很多在麻城通过微信认识的朋友,发现正经人聊天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就像我们在大同桥边吃烧烤认识新朋友,总要先聊聊哪家热干面正宗,最近杜鹃节有什么新鲜事。可那些目的性太强的账号,往往叁句话就拐到“晚上见个面呗”,这种急吼吼的节奏,反而让人心里不踏实。
上周在步行街碰到开服装店的小芳,她说现在遇到直接问“能不能约”的,直接就回句“麻城这么小,改天街上碰到再说”。这话说得挺在理,咱们麻城城区就叁十多万人,真要诚心交友,何必急着第一次聊天就约见面呢?
其实在麻城这样熟人社会里,想分辨微信附近的人是否可约,最重要的是跟着感觉走。要是对方说话云里雾里,从来不说自己在麻城具体做什么工作,约见面总是挑偏僻地方,那还不如去麻城广场跳跳广场舞,说不定还能认识几个实在朋友。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说过,他们经常接到因网上约会引发的纠纷。很多被骗的当事人事后都说,其实聊天时就感觉到不对劲,只是当时被花言巧语蒙蔽了。所以在点击“添加到通讯录”前,不妨多问问自己:这个人要是走在麻城大街上,我愿意主动跟他打招呼吗?
现在每次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看到那些模棱两可的动态,我都会想起母亲常说的话——“在麻城这地方,正经人办事都爱走明路”。想认识真朋友,不如周末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,或者加入麻城本地的读书会。网络只是个工具,关键还得看用工具的人抱着什么心思。
昨天路过将军路,看见新开的茶馆里坐满了年轻人。听老板说他们建了个麻城本地交友群,每周都组织品茶活动,这样认识的朋友既真实又靠谱。或许,这才是我们麻城人该有的交友方式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