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丰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,大丰茶艺工坊多样体验
从茶香里品出的花样
上周末路过城南,被一股淡淡的茶香牵着鼻子走,拐进了一条安静的小巷。巷子深处有家叫“大丰品茶工作室”的小店,木招牌上这几个字写得挺有意思。我原本想着就是喝杯茶歇个脚,没想到这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,临走时还琢磨着下周要不要再来。
推门进去,没有想象中老式茶馆的喧闹,倒是挺安静的。穿着棉麻衣服的茶艺师小陈笑着迎上来,没直接问我要喝什么,反而先聊了聊今天天气有点闷热,问我是不是从东边走过来。这种不着急谈生意的氛围,让人一下子放松下来。她看我有点好奇地打量着茶柜,才慢慢介绍说,他们这儿除了能喝到各地的好茶,还有些特别的花式服务。
这话勾起了我的兴趣。茶叶还能玩出什么花样?小陈没多解释,只是笑了笑,说待会亲自试试就知道了。她先泡了壶凤凰单丛,手法熟练得像是在给老朋友泡茶。热水冲下去,兰花香一下子就飘了出来。可接下来的操作让我有点意外——她往品茗杯里轻轻喷了点柠檬草味的水雾,说这样能带出茶里更深层的果香。我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,哎,还真是不一样。
更让我开眼的是他们独创的“闻香杯”。这不是普通的闻香杯,而是一套叁只不同形状的杯子,据说能通过改变香气流动的路径,让同一款茶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气味层次。同样的老班章,在直筒杯里是沉稳的樟香,到了收口杯里却多了点蜜甜,最后在阔口杯里又变得野性十足。我突然觉得,以前喝茶是不是太将就了?
隔壁桌来了几位常客,正在体验“四季茶序”。春天喝明前龙井配樱花酥,夏天是冰滴乌龙配薄荷凉糕,秋天当然少不了熟普和桂花糕,冬天则准备了老白茶配姜糖。这种跟着季节走的喝茶方式,倒是挺符合现代人追求的那种“仪式感”。
坐下来细细品味,我发现大丰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的精髓,不在于搞多少噱头,而是真的在琢磨怎么让喝茶变得更有意思。就像他们推出的“盲品游戏”,把不同年份的寿眉打乱顺序让客人猜,猜对了还能免单。这不,隔壁桌那位大哥已经连续猜中叁次了,乐得合不拢嘴。
要说最打动我的,还是那份不打搅的贴心。茶艺师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,看你杯子空了就续上热水,看你若有所思就安静退到一旁。这种分寸感,在现在急匆匆的生活里显得特别珍贵。我注意到店里不少客人都是一个人来的,捧着本书,或者就单纯发发呆,享受这难得的独处时光。
临走前和小陈聊起来,她说很多人觉得年轻人不爱喝茶,其实是没找到对的路子。“我们搞这些花式服务,不就是想让大家觉得喝茶不老气嘛。”她指着墙上正在准备的“茶香手作”活动海报,“下周我们要教客人用茶渣做香包,既环保又有趣。”
走在回家的路上,嘴里还留着那泡冰滴乌龙的清凉甘甜。想想也挺有意思,同样是一片树叶,在不同的人手里能演绎出这么多可能。大丰茶艺工坊多样体验给我的启发,或许不光是怎么喝茶,更是怎么在平凡日子里找出那么点不一样的味道。下次得带朋友一起来,让他们也尝尝这杯“不寻常”的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