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定大学城保健服务场所,附近健康护理地点
来到康定大学城读书已经半年了,每次路过教学楼旁的布告栏,总能看到同学们贴的各种生活服务信息。前两天舍友小陈扭伤了手腕,我们翻遍校园论坛才发现,原来校医院二楼的康复理疗科就能做针灸推拿。
其实像我们这样每天泡图书馆的学生,颈椎不舒服真是家常便饭。后来慢慢发现,大学城周边藏着不少能放松身心的好去处。从南区宿舍往东走两条街,有家叫“云畔养生”的推拿馆,老板娘是藏医世家的女儿,店里那股淡淡的藏药香特别安神。她家拔罐用的还是传统牛角罐,比玻璃罐温和不少。
校园里的健康小站
校医院其实不止能看感冒发烧。叁楼的心理辅导室每周四下午开放,咨询师扎西老师特别擅长用高原植物做沙盘治疗。上次期末考前,我去做过一次芳香疗法,闻着柏树叶的清香做深呼吸,紧绷的神经真的舒缓了许多。这些康定大学城保健服务场所虽然不起眼,但确实给我们这些离家求学的孩子不少温暖。
说到校外,北门小吃街拐角新开了家藏药浴。第一次去时还担心水色发褐,没想到泡完浑身轻快。老板说药包里有红景天、雪莲花这些本地药材,特别适合高原气候。现在每次论文写累了,就和同学约着去泡二十分钟,回来继续挑灯夜战都感觉没那么疲惫了。
记得有回在足球场崴了脚,体育老师直接带我去了运动康复中心。那位理疗师边按摩边说,他们最近在给校篮球队做定期理疗,这些附近健康护理地点对运动损伤特别有经验。现在连校外居民也会来找他们做艾灸,每次路过都能闻到熟悉的艾草味儿。
最近在生活区看到新立的指示牌,上面标注了校内外所有医疗点的位置。才发现光是学生公寓周边,就有五六个能做保健的地方。从藏族阿妈开的酥油按摩店,到康复系学生运营的理疗站,居然还有能体验藏式熏蒸的民宿。这些康定大学城保健服务场所渐渐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就像食堂的酥油茶那样不可或缺。
前两天看见艺术系的学长在文化广场摆摊,教大家用牦牛骨刮痧。他说这些手艺本来只在牧区流传,现在能在大学城看到年轻人感兴趣,觉得特别欣慰。刮板接触皮肤时凉丝丝的,但过后肩颈确实松快不少,这种老法子确实有它的道理。
黄昏时分总能在操场边看到练瑜伽的同学,教练是旅游管理系的毕业生。她说当初选择留在康定,就是看中这里适合发展养生旅游。现在她的工作室除了教瑜伽,还组织采药徒步,带着大家认识雪线以下的药用植物。
或许在四年大学生活里,这些散落在校园内外的健康驿站,最终会和讲堂知识一样,成为我们青春记忆里闪光的碎片。每当夜幕降临时,那些亮着温暖灯光的理疗馆,就像散落在雪山脚下的星子,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求学的年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