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江门微信附近100元两小时
最近在老家的表哥来江门玩,晚上喝酒时神神秘秘蹭过来:“你说现在这微信附近的人靠谱不?我怎么刷到好几条‘江门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’这种消息?”
我给他倒了杯啤酒,忍不住笑了。这话匣子一打开啊,隔壁桌几个年轻小伙也竖起耳朵往这边瞅。表哥划拉着手机屏幕直嘀咕:“你瞧这定位,就在蓬江区这边,内容都差不多。不是我说,现在这事儿都明码标价了吗?”
巷子口大排档的灯光有点晃眼,我看着他那个认真劲儿,忽然想起前阵子跟本地开网约车的张师傅聊天。他那天正好接到个从车站到酒店的订单,客人一路上都在抱怨,说根据“江门微信附近100元两小时”的提示找了个兼职导游,结果被带着在旧城区绕了两小时,就指了几个免费景点。
这价格背后到底有啥门道
说实话啊,我刚看到这种信息时也挺纳闷。现在奶茶都卖二叁十一杯,这两小时一百块能干啥?后来问了几个本地朋友才琢磨出点味儿来。西江边那些老茶楼,一壶陈皮普洱都能泡一下午,这价钱怕是连正经餐厅吃顿饭都不够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王姐前两天还念叨,说她闺女在微信上找了个“超值体验”,结果到地方发现就是个普通自习室。孩子回来还挺委屈:“妈,他们就说在育德那边,结果就是在写字楼里隔出几个小房间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吧也不能一棍子打死。我同事小陈上周末倒是真通过微信联系到个本地大学生,带着他们把叁十叁墟街那些老建筑讲得头头是道。但人家那是正经勤工俭学,跟那些模糊不清的信息完全两码事。
现在想想,这种“江门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的套路,多半是抓住了人们图便宜的心理。就像我姑妈常说的,天上掉馅饼的时候,得先看看脚下有没有坑。
老街坊刘叔在社区调解室工作,他说最近几个月调解的纠纷里,起码有叁起跟这种“超值服务”有关。有找临时保洁的,有找陪诊的,都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联系,最后服务质量和说好的完全对不上。
说到这儿啊,我倒是想起个有意思的事。上个月在星光广场那边,真遇见个举着“本地向导”牌子的小伙子,人家明码标价每小时八十,服务内容写得清清楚楚,还主动出示学生证。这种光明正大的,反而让人放心。
其实咱们江门人向来实在,老话说的“牙齿当金使”,承诺的事就得做到。现在网络发达了,反而有些做事的方法倒退回过去那种打哑谜的状态,这事确实值得琢磨。
晚上散步经过东湖公园,看见好多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。现在想找本地向导或者临时服务,其实通过正规平台选择多得是,价格透明还能看评价,何必非要盯着那些来路不明的信息呢?
表哥听完咂咂嘴,把手机揣回兜里:“得,明天还是让你侄女带着我们逛吧。这孩子土生土长的,讲解肯定比那些‘江门微信附近100元两小时’的强。”
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。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变化,但有些朴素的道理始终没变——越是说得天花乱坠的便宜事,越得擦亮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