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票品茶课程工作室,北票茶艺研习工作室
推开北票品茶课程工作室的木门,总能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茶香。那天下午,李大爷正端详着茶海里金黄的汤色,忽然抬头问我:"你说,同样都是茶叶,怎么换个泡法,味道就能差这么多?"他手里那杯凤凰单丛正散发着蜜兰香气,而半小时前,他还觉得这种茶带着涩味。
这样的转变在我们工作室太常见了。很多人以为喝茶就是抓把茶叶扔进杯子,倒上热水就完事。其实呢,这里头的门道可比想象中要多。就像上次来的张阿姨,她带了儿子从云南寄回来的古树普洱,原本泡出来总觉得差点意思。在我们这儿调整了水温、出汤时间后,她惊喜地发现茶汤顿时变得绵滑甘润,连说没想到自家茶叶还能有这个味儿。
从茶杯里品出的生活滋味
说来有趣,北票茶艺研习工作室的学员们最常分享的,倒不全是茶艺技巧。住在城东的王姐每次来上课都要带些自家做的茶点,去年秋天她学会了正确冲泡正山小种的方法之后,现在全家周末喝茶成了固定节目。她笑着说,丈夫以前下班就抱着手机,现在居然会主动张罗着泡茶,一家人围着茶桌说说笑笑的时间多了不少。
我们工作室的茶台是用老榆木打的,上面留着不少茶渍,那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。记得有个年轻程序员刚开始还抱怨泡茶步骤太繁琐,可当他第一次成功泡出清甜爽口的台湾高山茶时,兴奋得像个孩子。他说从来没想过,自己动手泡的茶能和咖啡馆叁十八块一杯的相媲美。其实啊,好茶未必昂贵,关键是得掌握方法。
茶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开着,这时候最适合泡武夷岩茶。这种茶要用沸水才能激发出它特有的岩韵。新来的学员总是担心水温太高会把茶烫坏,可当他们闻到那股焙火香混合着花果香的气味时,马上就明白过来了。这不,上周来的那对年轻夫妻,现在每周都要来工作室挑两种没喝过的茶叶,说这是在用舌尖环游中国呢。
在北票这座小城里,愿意静下心来品茶的人越来越多了。有时候看着学员们专注地闻香、观色、品味的样子,会觉得这不仅仅是学技艺,更像是在找回某种生活节奏。茶艺这件事,急不得也快不来,就像春天茶树抽新芽,它自有它的时节。
窗外飘着细雨,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泡安溪铁观音。玻璃壶里,茶叶慢慢舒展,就像生活在这里缓缓展开。茶汤入口的瞬间,总能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事物——可能是清晨的山雾,也可能是雨后茶园里的泥土气息。这些滋味啊,都在这一杯茶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