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大学校鸡的暗号,校园暗语小故事
夜幕下的悄悄话
刚转学到开封大学那会儿,我总觉得这学校有点儿特别。不是说教学楼多气派,也不是说食堂饭菜多香,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——好像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小秘密。
那天晚上在操场跑步,听见两个学姐在跑道边上聊天。“明天老地方见,”高个子的学姐说,“记得带那个。”旁边的短发学姐会心一笑:“知道,校鸡的暗号嘛。”
我差点儿崴了脚。校鸡?暗号?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心里顿时冒出无数个问号,难道我们学校还有什么地下组织不成?
从那天起,我开始留意校园里的各种细节。你还别说,真让我发现了点儿门道。
食堂里的密码本
我们学校二食堂有个怪现象——每到周叁,叁号窗口卖鸡排的队伍就特别长。这事儿本来不稀奇,可奇怪的是,好多排队的人根本不看菜单,直接对打饭阿姨说句什么,阿姨就笑眯眯地递出来一份鸡排。
我观察了好几周,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,也跟着排了一次队。轮到我时,我心一横,学着前面同学的样子压低声音:“今日特供。”
阿姨头都没抬:“暗号。”
我脑子一懵,脱口而出:“校鸡的暗号?”
阿姨忽然笑了,往我盘子里多夹了块鸡排:“新生吧?以后记住了,每周暗号都不一样,得提前看布告栏。”
原来所谓的“校鸡的暗号”,其实就是每周叁食堂鸡排摊位的特别口令!这暗号不仅能买鸡排,有时候还能便宜个一两块钱。
这事儿在校园暗语小故事里传开了,成了新生必体验的项目之一。有的同学甚至专门建了个微信群,就为了每周互相提醒暗号是什么。
暗号怎么变了
好景不长,就在上个月,这个持续了两叁年的传统突然消失了。周叁再去食堂,叁号窗口前冷冷清清,再没人对暗号了。
我忍不住问阿姨怎么回事。她叹了口气:“新来的后勤处长说这是歪风邪气,给禁止了。”
说真的,那之后总觉得校园里少了点儿什么。那些因为对暗号而相识的朋友,那些每周叁的小期待,就这么没了。
不过说来也怪,虽然官方的“校鸡的暗号”没了,校园里却开始流传更多自发的暗语小故事。图书馆四楼靠窗的座位被同学们称为“凤求凰”,体育馆后面的小树林叫“桃花源”,这些新暗号都在学生中间悄悄流传着。
现在想想,那些看似无厘头的校园暗语小故事,其实都是我们在给平淡的大学生活增添色彩。就像“校鸡的暗号”,表面上是买鸡排的噱头,实际上却成了连接大家的纽带。
毕业多年的学长回来说,他们那时候的暗号是“明月楼前”,指的是教学楼顶楼看月亮的最佳位置。看来啊,每届学生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校园暗语小故事。
最近听说有学弟学妹在筹划恢复“校鸡的暗号”的传统,不过打算换个形式,改成在校园础笔笔上每周更新。这倒是个好主意,既保留了趣味性,又不会太张扬。
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——等我们毕业了,这些校园暗语小故事大概也会跟着消失,然后新来的学弟学妹又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新暗号。这种传承,或许就是大学生活最迷人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