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定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,康定茶室专属个性品茗之旅
穿过康定老街湿漉漉的青石板路,拐进一条挂着红灯笼的巷子,那家总听朋友提起的茶室就在梧桐树下安静地等着。木门推开时铃铛轻响,穿棉麻裙子的茶艺师迎上来浅笑:“是按您前天选的茶单准备,还是想尝尝今春刚到的雪山乌龙?”
朋友说这里的康定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特别有意思,果然没说错。茶艺师小雯领我走到靠窗的位置,案几上早已摆好墨色粗陶茶具,旁边还放着个小炭炉。“看您上次说喜欢岩茶的醇厚,这次特意选了款传统炭焙的铁观音。”她边说边拈起茶叶给我看,条索紧结带着白霜,“现在城里很少人用炭火慢慢煨了,可老祖宗的法子,确实能逼出更深沉的茶韵。”
茶香里的康定旧事
水将沸未沸时,小雯往陶壶里投茶。茶叶与热壶接触时腾起带着焦糖香的蒸汽,她突然停住动作:“您听——”窗外隐约飘来《康定情歌》的调子,是隔壁唱片店在放老唱片。“每回听到这旋律,总想起奶奶说的故事。五十年前康定茶马互市,藏族阿爸用牦牛皮换四川茶饼,煮茶时要加一小撮盐...”她手腕轻转注水,话语随着茶香弥漫,“所以我们特意在定制菜单里加了这道盐茶,虽然现在喝来可能不习惯。”
第二泡时茶汤转为琥珀色。小雯递来刻着六字真言的茶杯:“很多客人说,在这里喝茶像在翻阅康定的记忆相册。上周有位摄影师连续叁天来喝蒙顶黄芽,说要找回二十年前在折多山拍日出时喝过的味道。”她笑着添茶,“其实哪是茶特别,是这儿的时光走得慢些。”
当茶室变成故事匣子
隔壁桌的姑娘正对着茶盘拍照,她的茶汤里浮着几朵格桑花。“这是我们的季节特调,”小雯见我好奇便解释道,“春天加桃花,夏天用薄荷,秋天就配桂花。上个月有对老夫妇来庆祝金婚,我们悄悄在茶里撒了金盏花瓣。”她转身取来本牛皮笔记本,“客人们留下的茶语都记在这儿——有人写‘比跑马山的云雾还柔软’,也有人画下茶杯里映出的月亮。”
暮色渐浓时,茶已泡过七巡。炭火将熄未熄,茶香却还缠在梁间。小雯送来包好的茶叶:“给您留了半罐今春的毛峰,下次来可以直接存在专属茶罐里。”推门离开时,铃铛又响,身后的茶室像盏温暖的酥油灯,继续收纳着康定城的悲欢故事。这条老街走了无数遍,今日才发觉,最地道的康定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,原来就藏在一杯茶的冷暖时光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