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河口喝茶上课群,梅河口品茶学习交流圈
茶香里的特别课堂
那天刷朋友圈,突然看到一条挺有意思的消息,是对于“梅河口喝茶上课群”的。当时心里就嘀咕,这名字起得真妙啊,喝茶就喝茶,上课就上课,怎么还凑一块儿去了?带着这份好奇,我点了进去,没想到这一进,就像是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大家都叫他老陈。他上来第一句话就特别实在:“咱们这个梅河口品茶学习交流圈,没那么多高深理论。你就想着,周末下午,几个朋友凑一块儿,喝着热茶,聊着怎么把茶泡得更好喝,顺便学点有意思的知识。”他这么一说,我心里那点“是不是要正襟危坐听课”的紧张感,一下子就没了。
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一个安静的茶室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天老陈一边烫着杯子,一边跟我们聊:“你们发现没,同样的茶叶,不同人泡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。”他手上忙活着,嘴上也没停,“水温差一点,出汤慢几秒,味道就全变了。这就像咱们平时做事,火候太关键了。”他这么一比喻,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。
说来也怪,在这种放松的氛围里,学东西特别快。有个大姐总是记不住哪种茶该用多少度水,老陈就教她个笨办法:“你就记住,嫩的茶像小姑娘,怕烫;老点的茶像咱们这岁数,得热乎点才出味。”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,可你还真别说,这么一比喻,大家都记住了。
在梅河口喝茶上课群待久了,我发现这儿不光学泡茶。上个月,我们请来了一位老中医,就着茶性讲起了养生。老先生说话慢悠悠的,一边品着茶,一边说:“你们看这普洱,像不像个慢性子?得慢慢品才知道它的好。”那天聊完,好几个群友都说,原来喝茶还有这么多门道,以后可不敢乱喝了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这个梅河口品茶学习交流圈特别有人情味。记得有次一个新来的朋友不小心把茶具摔了,特别不好意思。老陈哈哈一笑说:“没事没事,茶具嘛,就是用来泡茶的,碎了咱再买。你来这儿就是缘分,比什么茶具都珍贵。”就这一句话,那位朋友后来成了我们这儿的常客。
现在每个周末,我都特别期待去参加活动。有时候是学茶艺,有时候是读书分享,甚至还有一次是教怎么拍出好看的茶叶照片。在这个圈子里,我不仅学会了品茶,更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节奏——慢下来,细细品味,就像喝一杯好茶那样,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感受。
前两天又来了几个新朋友,看着他们拘谨的样子,我就想起自己刚来时的模样。老陈还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,招呼大家坐下,开始烧水、温杯。水汽慢慢升起来,茶香渐渐散开,新的一课又要开始了。这样的午后,让人觉得,生活本该就是这样从容美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