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平300元连做带吹,南平300元全套服务
最近听朋友聊起南平的一些事儿,说是有些地方挂着“南平300元连做带吹”的招牌做生意。这事儿听着挺新鲜,但又让人心里犯嘀咕——现在叁百块钱能干啥?吃顿火锅都不太够,居然还能搞出这么多花样?
我特意绕到老城区转悠,还真在巷子口看见类似的广告。褪色的红纸上用马克笔写着“南平300元全套服务”,被雨淋得字迹晕开,像哭花的妆容。旁边蹲着个抽烟的大叔,看见有人驻足就抬起眼皮:“要按摩不?”
巷子深处的见闻
跟着他往巷子深处走,石板路缝里长着青苔,二楼窗户晾着洗褪色的衬衫。这环境跟想象中灯红酒绿的地方完全不搭边。房间里的按床旧得露出海绵,空气里有股廉价香薰混着消毒水的味道。
大姐穿着起球的针织衫,边调电视机边说:“现在生意难做啊,叁百块包干,别提什么南平300元连做带吹了,光房租每月就要两千多。”电视屏幕闪着雪花点,和她鬓角的白发一个颜色。
有个常客私下跟我唠嗑:“别信那些吹上天的广告,其实就是最基础的松筋骨。那些花哨说法,都是老板娘让写来揽客的。”他扭了扭脖子,“不过手法还行,我这老颈椎按完能舒服两天。”
这让我想起早些年城中村那些理发店,也是红蓝灯箱转啊转,写着“洗吹剪20元”。现在物价飞涨,工资没见涨,这些叁百块的全套服务,说到底就是底层老百姓的消费选择。
路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说得实在:“谁不知道豪华会所舒服?但咱蹬一天叁轮才挣多少?”他给链条上着油,“这种南平300元全套服务的地方,就是给咱们这种人准备的。”
巷子口卖水果的阿姨倒是看得开:“存在即合理呗。只要不坑蒙拐骗,明码标价,有人需要就有人干。”她利索地给西瓜称重,“这世道,大家不都是挣口饭吃?”
我注意到有些店面已经拉下卷帘门,喷着“拆”字。可能过段时间,这些挂着“南平300元连做带吹”招牌的巷子,也会变成新建楼盘的设计图。到时候,这些叁百块的生意,又该搬到哪儿去呢?
隔壁传来搓麻将的声音,偶尔夹杂着几句笑骂。生活就是这样,在城市的缝隙里自顾自地流淌。那些对于价格的讨论,服务的争议,最后都融进初夏傍晚的炊烟里。
回家时又路过巷口,霓虹灯在渐暗的天色里明明灭灭。或许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些写着“南平300元全套服务”的招牌,又会迎来新一批需要放松筋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