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800元快餐贵不贵,800元在贵阳吃快餐值不值
最近刷手机时,常看到“贵阳800元快餐”的讨论。第一次看到这个价格时,我正嗦着十块钱的素粉,差点被辣椒油呛到——这价钱在贵阳能吃四顿酸汤鱼了,到底怎么回事?
说起来,贵阳的消费其实挺亲民的。早餐五六块能搞定一碗肠旺面,中午吃个连锁快餐也就二十出头。所以听到八百块吃顿快餐,第一反应是:这得加多少料啊?难道用的是茅台炒饭,还是说餐具都是银的?
这价格在贵阳算什么水平
我特意问了在贵阳住了二十年的表哥。他掰着手指头算:普通白领一天吃饭预算五十左右,八百块相当于半个月的饭钱。要是请客,这个价位能在大酒楼点一桌挺体面的菜了。“除非是特殊场合,不然谁天天这么吃?”他笑着摇头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贵阳也确实开了些高档餐厅。朋友上个月去了家新开的创意菜,人均叁百多。但八百块的快餐?他琢磨半天:“要么是份量特别大,够十个人吃?要么就是食材特别金贵,比如进口和牛、现捞海鲜之类的。”
其实冷静想想,这价位在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都能吃两回了。要是送外卖,估计得用专车配送,保温箱都得是定制款吧?
值不值,得看吃了什么
我有个做餐饮的朋友点出关键:快餐卖到这个价,食材成本起码占一半。要是真用伊比利亚火腿、法国鹅肝这些,那成本确实高。但普通快餐用这些,总觉得哪儿不对味——好比穿西装去菜市场,太违和了。
另一个可能是针对特殊需求。比如深夜加班会议,要同时准备二十人份的餐食,还得半小时内送到金融区。这种情况下,价格里包含了紧急服务和团队加班费,听起来就合理些。但这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“快餐”了,更像定制餐饮服务。
记得前年有人在社交平台晒过千元外卖,后来被扒出来是故意摆拍。现在想来,某些高价快餐会不会也是营销噱头?毕竟“贵阳800元快餐”这个词组本身就够吸引眼球了。
抛开这些极端案例,正常在贵阳点外卖,叁十块已经能吃到很不错的套餐了。要是花到八十,都能点海鲜炒饭加两个小菜,包装还特别精致。这么一比,八百块的快餐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有次和出租车司机聊起这事,他一句话挺在理:“在贵阳,吃得贵不如吃得对。”确实,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老字号,往往只要几十块就能吃到地道的贵阳味。
当然,要是有人就愿意花八百块吃快餐,那是个人选择。但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,或许更该关注的是日常餐饮的性价比。毕竟在贵阳这样美食遍地的城市,花小钱也能吃得很满足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明天早餐还没着落。要不就去楼下那家粉店吧,十块钱管饱,老板娘还会多给一勺脆哨——这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,或许才是贵阳餐饮最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