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梁水磨工作室喝茶,吕梁水磨坊茶饮体验
从朋友那儿听说吕梁水磨工作室时,我心里还嘀咕,这名字听着像个传统手工作坊,跟喝茶能扯上什么关系?直到亲自推开那扇木门,一股混合着麦香与茶香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,我才恍然明白,这里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。
当水磨遇上茶汤
工作室的主人是个爽朗的吕梁本地人,他一边招呼我们坐下,一边指着角落里那盘还在缓缓转动的水磨石说:“瞧见没?我们这儿,磨的不是面粉,是时光。” 这话听着有点意思。他接着解释,这间工作室的前身就是个老水磨坊,现在他们把本地特产的红枣、核桃、小米这些五谷杂粮,用这盘老石头慢慢研磨成粉,再配上来自各地的茶叶,调成一杯杯特别的茶饮。听着石磨低沉的隆隆声,闻着空气里粮食焙炒后的焦香,还没喝上茶,人已经先静下来了。
我点了一杯他们的招牌“枣香茯茶”。只见师傅并不急着冲泡,而是先舀了一小勺细腻的枣粉放入陶杯,接着注入沸腾的山泉水,用茶筅轻轻搅打。那一刻,深红的茶汤与枣粉充分融合,浮起一层细密绵软的泡沫,枣的甜香与茯砖茶醇厚的菌花香交织在一起,真是种奇妙的体验。喝上一口,顺滑的茶汤里带着沙沙的枣肉颗粒,暖意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,特别踏实。
这大概就是吕梁水磨工作室喝茶最独特的地方了。它不完全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清饮雅趣,而是带着黄土高原的质朴劲儿,把祖辈流传下来的“食补”智慧,巧妙地融进了一碗日常的茶汤里。粮食的温饱感与茶叶的清新感,在这里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坐在靠窗的位置,能看见院子里那棵老槐树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,在石板地上形成晃动的光斑。隔壁桌是几位本地的老人家,他们显然把这里当成了日常据点,一边嘬着茶,一边用浓重的乡音聊着家长里短,时不时发出畅快的笑声。这景象,让我觉得眼前的这杯茶,不仅仅是茶,更像是一个温暖的社区客厅,连接着过去与现在,也安放着寻常人家的烟火日子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那块巨大的水磨石依旧在不紧不慢地转着,仿佛在说,有些东西,快不起来,就得这么慢慢地磨。磨出来的是粮食的精华,也是生活的滋味。这次的吕梁水磨坊茶饮体验,确实让我对“喝茶”这件事,有了点不一样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