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大学城约找学生,江门学园寻访学子
江门大学城这片地方啊,每次路过都能感受到满满的青春气息。路边骑着共享单车的同学们,叁五成群说笑着往食堂走,书包侧兜还插着杯奶茶——这种鲜活的生活感,是别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。
说到在这边约找学生,我倒是想起前阵子帮表妹找家教的事。她爸妈想找个能辅导高中数学的,第一个念头就是来大学城看看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们都有点担心,毕竟陌生人之间总隔着层纱。但真正接触下来才发现,这里的同学都挺靠谱的。
校园里的偶然相遇
记得那天下午,我在图书馆旁边的咖啡店等人。隔壁桌坐着个戴眼镜的男生,正对着笔记本电脑修改简历。等他休息的间隙,我随口问了句是不是在找实习。没想到这一问就聊开了,他从专业课说到职业规划,还热情地介绍了几个适合家教的同学。“我们这边很多同学都在做兼职,既积累经验也能帮到人。”他说这话时眼神特别真诚。
这种偶然的相遇在大学城挺常见的。篮球场边、教学楼走廊、甚至食堂排队时,都能遇到愿意交流的同学。不过要说明的是,这里的“约找学生”可不是什么随便的事,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正常往来。毕竟大家都是抱着正经目的来的——可能是找项目合作伙伴,可能是寻学习搭子,或者像我家这样需要找辅导老师。
现在想想,那天最打动我的不是找到了合适的家教,而是那个男生临走时说的话:“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到别人,这种感觉特别好。”这句话让我对江门大学城的同学们刮目相看。
后来表妹的家教确实找得很顺利,是个文静的女孩,每周来家里两次。表妹的数学成绩从及格边缘提到了八十多分,更重要的是她开始觉得数学没那么可怕了。这大概就是年轻人之间特有的共鸣吧,有些知识点的理解方式,他们交流起来比我们大人要顺畅得多。
所以说在江门学园寻访学子,收获的往往比预期的要多。不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需求,更能看到年轻人之间那种互帮互助的温暖。每次傍晚路过大学城,看到教学楼亮起的灯火,都会想起这些同学们正在为未来努力的样子。他们需要的或许不只是兼职机会,更是一个被认可、被信任的平台。
当然啦,在这种往来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。无论是找家教、招实习生还是其他合作,都得站在对方角度想想。同学们课业压力不小,时间安排要合理;而作为需求方,也该把待遇和要求都说在明处。这样相处起来,两边都舒服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上周在校园公告栏看到的启事。有同学自发组织了“学业帮扶小组”,免费给附近中学生辅导功课。这个举动让我挺感慨的,原来在你看不见的地方,总有些温暖在悄悄发生。也许下次再去江门大学城,我也可以问问表妹要不要参加这样的活动,既受帮助也能帮助别人。
黄昏时分,大学城渐渐热闹起来。操场跑步的身影,教室明亮的灯光,还有那些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年轻人——这些都成了江门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。而在这片青春的土地上,每一次真诚的相遇,或许都在为某个年轻人的未来,打开一扇新的窗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