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克达拉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艺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21:50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,洒在可克达拉市第叁中学的茶艺教室里。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,几十个学生正小心翼翼地握着白瓷盖碗,跟着老师的动作学习冲泡技巧。这节课有点特别——他们不是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,也不是在美术室画画,而是通过品茶来学习传统文化。

穿中式棉麻裙的李老师走到一个学生身边,轻轻纠正他端盖碗的姿势:“手腕要放松,像握着只小鸟,既不能让它飞走,也不能捏得太紧。”学生调整动作后,惊喜地发现原本烫手的盖碗忽然变得趁手起来。教室里不时传来这样的低语声,夹杂着茶具碰撞的清脆声响。

当茶香飘进课堂

“咱们新疆的孩子平时喝奶茶多,但接触传统茶道的机会还真不多。”李老师一边巡视一边说,“上学期教他们认茶具,好多孩子把茶海叫成了‘小船’,把茶道六君子听成了武侠人物。”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,手上的动作却更加专注。

坐在第叁排的古丽今天特别认真。她告诉我,第一次上茶艺课居然是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。“我爷爷说,他年轻时在江南当兵,当地人请他喝过龙井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还记得那杯茶的味道。”现在每到周末,她都会用在学校学的工夫茶技法,给爷爷泡上一壶,“爷爷说,我泡的茶让他想起了江南的春天。”

这样的变化正在许多家庭悄悄发生。孩子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茶艺带回家,有的教父母如何品鉴不同茶叶,有的在节日家宴上露一手。茶,成了连接代际的特别纽带。

一杯茶里的学问

这堂看似轻松的品茶课,其实藏着不少巧思。语文老师会让学生描写不同茶叶的香气,训练观察和表达能力;历史老师从茶马古道讲到中西文化交流;连数学老师都来凑热闹,用称茶、计时的机会讲解重量单位与时间计算。

最让人意外的是,品茶上课这种方式居然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状态。班主任王老师发现,每周上完茶艺课的那天下午,班级纪律总是特别好。“孩子们好像把泡茶时的那份静心带到了其他课上,连平时最坐不住的男生都能安静地听完一节课。”

初二(5)班的艾力以前是个急性子,现在却成了班上的“泡茶高手”。他说自己从泡茶中学到了等待的意义:“水沸了要等温度降一降才能泡绿茶,就像做数学题,着急就会出错。”他妈妈特意来学校感谢老师,说孩子现在写作业前都会先静坐几分钟,成绩提高了不少。

校园西北角的茶艺教室总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架子上摆满了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茶席设计作业,墙上挂着历代茶人的名言。这里不仅是教学场所,更成了学生们课间最爱来的放松角落。

教务主任透露,当初提出要开设茶艺课时,确实听到过不少质疑声。“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,但我们坚持认为,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,更要培养心境。”事实证明,这种独特的学子课堂茶艺体验,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远远超出预期。

窗外,天山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;教室里,又一壶水咕嘟咕嘟地沸腾了。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继续他们的品茶之旅。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们,正通过一杯茶,连接着远方,也连接着历史与传统。茶香袅袅中,文化的种子悄悄发芽,静待花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