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低价通话叁小时
这几天在调兵山,街坊邻居聊天时总绕不开一个话题:初中生们之间流行的那个100元打3小时电话的事儿。我家楼下小卖部的王阿姨一边理货一边念叨:“现在这些孩子啊,拿着手机一聊就是几个钟头,话费像不要钱似的。”正好她上初二的儿子小磊背着书包跑过来,我顺势问他这100元3小时电话到底怎么回事。
小磊掏出手机给我看:“叔你看,这是我们班同学都在用的套餐,专门针对学生设计的。平时给同学讲题、小组讨论作业,动不动就要打好久电话,用这个能省不少钱呢。”
我仔细一想,这确实挺划算的。现在初中生学习方式和咱们那会儿真不一样了。记得我上学时,遇到难题顶多在学校问问同学,回家后就只能自己琢磨。现在孩子们放学后还能通过电话继续讨论,有时候一个数学题能争论上半小时。
这笔账算下来挺划算
小磊给我算了笔账:平常通话每分钟两毛钱,3小时就是360分钟,得花72块钱。而这个学生套餐平均下来每分钟才五分多钱,确实是实打实的优惠。他同桌家里管得严,晚上不让上网,俩人就是靠这个套餐一起写作业的。
不过我也好奇,现在微信、蚕蚕这么方便,为什么非要打电话呢?小磊挠挠头说:“其实我们也用那些,但有时候讲数学题,光打字说不清楚,打电话能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,对方马上就能听懂。而且...有时候聊天更方便,不会被爸妈看到记录。”说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这话让我想起前几天碰到的小磊班主任李老师。李老师说现在班上确实有不少学生用这种长时间通话的方式学习,她还特意了解过这个学生低价通话的服务。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,课堂上不敢提问,反而在电话里能放开胆子问同学,这倒成了好事。
不过李老师也提到,她发现有的学生半夜还在打电话聊天,这就影响第二天上课了。她还专门在班会上说过这事,建议同学们合理安排通话时间。
说到这个调兵山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现在的通讯运营商还挺懂学生需求的,知道他们需要长时间通话但又没太多零花钱。我家对门的刘姐说她女儿每周都和转学去外地的好朋友通一次长话,要没这个优惠套餐,一个月话费得好几百呢。
前两天我在公交车上,听见两个初中生讨论要不要办这个套餐。穿蓝校服的女孩说:“我妈刚开始不信这么便宜,后来看我确实是在和同学讨论作业,才同意我继续用的。”她的同伴接话:“对啊,比去奶茶店聊天便宜多了,而且还不用出门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任何事都有两面性。小卖部王阿姨最近就在发愁,说小磊电话打得太多,有时候连吃饭都抱着手机。她打算给孩子定个规矩,周末可以随便打,但平时晚上最多只能通话一小时。
我觉得王阿姨这个方法不错,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,又不会太过分。其实我们大人何尝不是这样,智能手机刚普及时,谁没经历过抱着手机聊到半夜的阶段呢?只是现在轮到这批初中生了。
调兵山这几个月的初中生圈子里,这个电话套餐确实成了热门话题。孩子们找到了实惠的沟通方式,家长们在慢慢适应,老师们也在观察和引导。或许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变化吧,总能在生活中找到新的平衡点。
今天下午我又看见小磊和他两个同学坐在小区长椅上,一人戴一只耳机,对着手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什么。走近一听,原来是在准备下周的语文课本剧表演。看来这个学生低价通话叁小时的服务,还真不只是用来聊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