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朔州火车站旁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1:09:1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在朔州火车站送完朋友,一回头就瞥见了对面那条小巷子。说也奇怪,在这座城里来来往往这么多年,竟从没注意过它的存在。铁栅栏边晾着几件衬衫,风一吹就像在朝人招手。我抬脚往那边走去,反正离发车还有两叁个钟头。

刚拐进巷口就撞见个卖烤红薯的大爷,炉子支在裁缝店屋檐下。他掀开铁桶盖时,甜香混着煤烟味扑了个满怀。“这条巷子可有年头啦。”大爷用火钳翻动着红薯,话头也跟着翻滚,“早些年火车站还没扩建,巷子头到尾都是卖荞面碗托的,现在嘛...”他努努嘴,我顺着望去,五金店和理发店的霓虹灯在午后显得有点疲惫。

巷尾飘来的歌声

越往里走,青石板路面越发凹凸不平。有户人家窗台上摆着红陶花盆,蔫了的月季花旁堆着煤饼。二楼突然传来晋剧《打金枝》的唱段,老式录音机的杂音让唱词带着毛边。窗棂阴影里坐着位梳髻的老太太,手里纳的鞋底随着唱腔起落。

在巷子中段遇到个有意思的铺子,半间门面挂着“代写书信”的牌子。玻璃柜台里陈列着英雄牌钢笔,笔帽上的镀金早已斑驳。店主是个戴圆眼镜的中年人,正用毛笔誊抄水电费账单。“现在谁还写信呐?”我趴在柜台边问。他笔尖不停:“附近老人取养老金要按手印,年轻人在网上下载表格...”说着指指墙角那台针式打印机。

突然想起什么似的,他从抽屉里取出本牛皮纸相册。1992年朔州火车站新站启用时的照片赫然在目,镜头里这条巷子挂满庆祝横幅,穿的确良衬衫的人们挤在巷口看热闹。“那会儿我爹还在巷子口摆摊修钢笔呢。”他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。照片角落有辆凤凰牌自行车,车筐里装着当时罕见的可口可乐。

天色渐暗时走到了巷尾,这里竟藏着家亮灯的旧书店。老板娘在整理《山西民间故事集》,书页间飘出樟脑丸的气息。她说这条巷子像棵老槐树的年轮:“靠巷口的店铺换得勤,越往里越还是老样子。”结账时她执意少收两块钱,往我帆布包里塞了本《朔州风物志》。

回到朔州火车站广场时华灯初上,回头再看那条小巷子,暖黄的灯火在暮色里连成一道模糊的光带。动车组的电子屏不断刷新着时刻表,而巷子深处还响着晋剧的梆子声。或许每条这样的巷子都是城市的掌纹,藏着不为人知的生命线。烤红薯的甜香好像还沾在衣领上,那本旧书在包里沉甸甸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