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宜学生出来卖一般在哪里知道的,信宜学生出来卖都在什么地方
信宜学生出来卖一般在哪里知道的
最近在本地论坛看到有人问信宜学生出来卖一般在哪里知道的,这个问题下面跟了不少回复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种话题时我心里咯噔一下,现在连学生群体都开始讨论这些了吗?
有个自称毕业多年的老哥留言说,前阵子路过城南旧街,看到几个穿校服的蹲在巷口发传单。他本来以为是补习班广告,走近才发现是推销手工饼干的。这种小本生意在信宜挺常见,特别是逢年过节前后,总能看到学生们带着自家做的点心零嘴出来卖。
其实在信宜这样的小城,学生做点小买卖不算新鲜事。我表妹去年暑假就和她同学在淘金湾广场摆过摊,卖的是她们自己编的手链和发卡。刚开始家里人都反对,觉得学生就该专心读书。后来看她们确实挣到了零花钱,态度也就慢慢转变了。
要说信宜学生出来卖都在什么地方,最常见的还是学校周边。比如放学后的校门口,经常能看到推着小车卖文具的同学。他们很懂同龄人的喜好,进的货都是当下最流行的款式。有次我侄女非要买某个动漫角色的橡皮,跑了好几家店都没找到,结果在校门口小摊上发现了。
周末的玉都公园也是热门地点。上周日我去散步,就看见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石阶上铺开野餐布,上面整整齐齐摆着多肉植物。每盆都贴着手写标签,标注着养护方法。有个扎马尾的女孩说,这些多肉都是她们在阳台养的,现在放不下了才拿出来转让。
现在年轻人脑子活,不少学生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做生意。我邻居家的高中生就在卖她妈妈做的辣椒酱,每天拍不同菜品的照片展示搭配效果。听说后来还发展了代购业务,帮同学从东莞带新款球鞋。这种线上交易挺隐蔽的,难怪有人会好奇信宜学生出来卖一般在哪里知道的。
不过要说最集中的地方,还得数每年寒暑假的学生集市。去年寒假在绍秀体育馆旁边就办过一场,二十多个摊位清一色都是学生在经营。从二手教材到手工贺卡,从烘焙点心到绿植盆栽,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。现场热闹得像过年赶集,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捧场。
记得有个初叁男生在卖他自己种的薄荷,用酸奶盒当花盆。我问他怎么想起做这个,他挠着头说零花钱不够买游戏点卡。这种实在劲儿反倒吸引了不少顾客,那天他带去的叁十多盆不到两小时就卖光了。
现在很多老师也支持学生体验做生意,说是能锻炼综合能力。我同事女儿在信宜一中读书,他们班去年还搞过义卖活动,收入全部捐给了福利院。这样看的话,学生适当参与商业活动也不是坏事,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。
最近天气转暖,晚上散步时发现锦江桥头又多了几个卖发光气球的学生。那些亮晶晶的气球在夜色里特别醒目,成了江边一景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未成年人做生意还是要有家人陪同,毕竟安全最重要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学生做生意不务正业,但我看这些孩子都挺有想法的。他们不是在瞎胡闹,而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接触社会。只要不影响学业,这种经历反而能让他们更早明白生活的不易。
说到这里突然想起,明天又到了周五放学时间。要是路过实验小学门口,说不定又能遇见那些卖自制文具袋的孩子们。他们总是害羞地站在墙角,但眼睛里的光彩特别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