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小粉灯一条街,昌吉小粉灯街区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2:35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穿过那个熟悉的转盘道,往老城区方向再走上几百米,空气里的味道就变了。新城的柏油路宽敞明亮,带着一股子规整的味儿;而一拐进这条街,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。那股子由烤肉摊子的孜然热气、瓜果摊的甜香,还有不知从哪家店铺飘出的、若有似无的旧木头气息混合在一起的复杂味道,一下子就扑了个满怀。

说的就是这昌吉小粉灯一条街。这名儿怎么来的,我问过几个老街坊,他们也说不上个准数。有人说,早些年街口几家店招牌上的灯箱就是粉红色的,映得半条街都暖融融的;也有人说,是这条街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、带着点暖昧和亲切的“粉红”回忆。甭管起因是啥,“小粉灯”这叁个字,算是牢牢刻在这条街的骨子里了。

白天的昌吉小粉灯街区风貌,是慢悠悠的,带着点刚睡醒的慵懒。几家裁缝铺子的老师傅,早早支起了摊子,老花镜滑到鼻尖上,手里的活计不紧不慢。卖馕的维吾尔族大叔,把一摞摞金黄的烤馕码得整整齐齐,偶尔用带着浓郁口音的汉语招呼一声路过的熟人。那时候的阳光是金黄色的,洒在有些斑驳的墙面上,光阴仿佛在这里打了个盹儿,流速都缓了下来。

夜幕下的光与影

可一旦日头西沉,路灯“啪”地一下亮起,这条街就像被施了魔法,瞬间活了过来。这才是昌吉小粉灯一条街真正的主角登场时刻。各家店铺的灯牌次第亮起,霓虹闪烁,把那句老话“灯下看美人”的意境,平移到了整条街上。灯光不算特别亮堂,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街道的轮廓,藏起了一些岁月的痕迹,又凸显了另一些热闹的生机。

你瞧那家卖土特产的店,门口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,在灯光下颜色格外饱满;旁边那家音像店,飘出的还是十几年前的流行金曲,老板就坐在门口,眯着眼跟着哼哼。最热闹的还得数那些小吃摊,烤羊肉串的滋滋声、翻炒米粉的镬气声、食客们喧哗的笑语声,交织在一起,活脱脱一曲市井交响乐。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、扎实的烟火气,闻着就让人心安。

我特别喜欢站在街角,看着这昌吉小粉灯街区风貌。你说它旧吧,它确实旧,墙皮有些剥落,地面也不那么平整。可你说它土气吧,它又偏偏带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,那种热气腾腾过日子的劲头,是任何光鲜亮丽的新商场都给不了的。这里好像一个巨大的生活舞台,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,不用什么剧本,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演着。

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背着相机的年轻人,大概是被这独特的氛围吸引来的。他们走走停停,对着某个角落、某个人物按下快门。我不知道他们镜头里的昌吉小粉灯一条街是什么样子,是怀旧,是猎奇,还是别的什么。但我想,真正属于这条街的灵魂,或许并不完全在那些照片里,而是在这混合着食物香气与人情味的空气里,在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之间。

夜深了,摊主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收摊。喧嚣像潮水一般退去,街道又重新变得安静。只剩下那些招牌上的小粉灯还亮着,在夜色里散发着温柔而固执的光,仿佛在守护着什么,又像是在等待着下一个白天的来临。明天,这里又会重复今天的喧闹与平静,这大概就是生活最本来的样子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