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西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电话,靖西学生24小时随时待命联系方式
深夜里的那通电话
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然亮起,震动声显得格外急促。瞄了眼时间,凌晨两点十七分。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:“同学,我孩子发高烧,能帮忙联系附近的诊所吗?”这样的深夜来电,对靖西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电话服务团队的成员来说,已经不算稀奇事了。
记得去年雨季,有个外地来的家长在乡间小路迷了路。当时暴雨如注,导航完全失灵。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这个电话,没想到真有学生冒雨骑着电动车出来引路。“那天要是没有他们,我可能得在车里过夜了。”这位家长后来回忆时,语气里还带着感动。
其实啊,这个服务最初就是几个本地大学生闲聊时想出来的主意。他们发现很多来靖西旅游或办事的人,遇到突发情况时常会手足无措。本地的出租车司机虽然熟悉路况,但不太会用手机地图;酒店前台能帮忙,可毕竟下班后就联系不上了。这群学生就想,既然我们熟悉这里的每条小巷、每个小店,为什么不把大家的空闲时间整合起来呢?
现在这个团队已经发展到五十多人,覆盖了靖西市区和周边乡镇。他们建立了轮班制度,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能接听电话。最常见的求助包括问路、翻译、推荐餐厅,偶尔也会有些特别的请求——上周就有人打电话问哪里能找到修传统织布机的老师傅。
“我们就像本地的活地图。”大四学生小梁笑着说。他去年帮一个考察民俗的摄影团队找到了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,“那些地方连地图上都没标注,全靠老人家口耳相传的路线。”
不过,要维持这样的服务并不容易。团队成员都要经过培训,熟记靖西各处的便民设施、医疗机构的位置。他们还会定期更新商家信息,毕竟现在店铺开张关张都很频繁。最让人头疼的是偶尔会遇到恶作剧电话,但他们始终保持专业态度,“万一是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呢?”这是团队成员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随着名气渐长,找他们帮忙的人越来越多。有些毕业离校的学长学姐虽然离开了靖西,仍会主动帮忙对接外地来的朋友。这个服务网络就像榕树的气根,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延伸。
前两天还有个感人的事。一位独居老人家里的水管爆了,儿女都在外地工作。邻居帮忙打电话后,两个学生马上带着工具赶过去。修好水管还顺便帮老人检查了家里的电器线路。“这些孩子就像自家晚辈一样贴心。”老人逢人便夸。
现在你如果在靖西需要帮助,随时可以拨打靖西学生24小时随时待命联系方式。或许接电话的正是那个骑着电动车、戴着眼镜的男生,或是那个总爱在背包里放着急救用品和充电宝的女生。他们就在我们身边,用自己的方式让这座小城变得更加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