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安火车南站哪里有小巷子,附近胡同位置
集安火车南站一下车,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北国小城特有的清爽空气。站前广场挺开阔的,新修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,可我在原地转了两圈,心里直犯嘀咕:这看着都挺新的,上哪儿找那种有味儿的老巷子去?
正琢磨着呢,瞅见一位推着小车卖煮玉米的大姐。我凑上前买了根玉米,顺便问了一句:“大姐,咱这附近有没有那种老点的巷子胡同啊?就窄窄的,两边还住着人家的那种。”
巷子藏在楼后头
大姐一听就乐了,手往车站右手边一指:“你往那边走,绕过那排新楼房,后头就藏着几条老巷子呢!我们都管那儿叫‘站南胡同’。”她怕我找不着,还特意补充,“现在不像以前啦,新楼盖起来,好些老巷子都得绕到后面才能看见。”
道过谢,我顺着大姐指的方向走。果然,穿过那条新修的马路,绕过一栋六层高的住宅楼,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就不一样了。楼后是另一番天地——几条窄窄的巷子蜿蜿蜒蜒地伸向里边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的围墙都不高,能看见院里搭的葡萄架,晾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着。
一位大爷正坐在自家门槛上听收音机,里头咿咿呀呀唱着二人转。我停下脚步,和大爷搭上话了。“这巷子可有年头了吧?”大爷把收音机声音调小,眯着眼说:“可不是嘛,比火车站岁数都大。以前这一片都是平房,后来建车站,拆了不少,就我们这几条巷子留下来了。”
我站在巷口往里看,发现这些巷子虽然窄,但挺干净。有些人家门口还种着花,这个季节正开得热闹。巷子里的生活气息特别浓,能闻到谁家在做午饭的香味,还能听到切菜的声音,咚咚咚的,特别生活化。
往里走了几步,碰到一位提着菜篮子回来的大婶。她挺健谈的,告诉我这条巷子叫“平安巷”,住的大多是老住户。“别看我们这巷子窄,冬暖夏凉,邻里关系也好。谁家做点好吃的,左右邻居都能尝到。”她笑着说,“比住楼房强多了,起码能说上话。”
我继续在巷子里转悠,发现这些胡同其实挺有意思的。有的地方特别窄,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子;有的地方又突然宽敞起来,形成一小片空地,几个老人正在那儿下象棋。墙上还留着些老式的电表箱,锈迹斑斑的,看着就很有故事。
转到一个拐角处,看见几个孩子正在玩跳房子,画在地上的格子都有些模糊了,但他们玩得特别起劲,笑声在巷子里回荡。这种场景,在现在的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了。
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,等我从巷子里转出来,重新回到车站前那片开阔地时,竟有种从另一个时代回来的感觉。想想也挺有意思,就在现代化的火车站背后,还藏着这样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巷子。它们就像这座小城的记忆,安静地待在角落,等着有缘人去发现。
如果你哪天也来集安,在火车南站下了车,想找点不一样的感觉,不妨也去楼后头转转。那些巷子不难找,问问当地人,他们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。走进去,你会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节奏——慢悠悠的,带着烟火气的,这才是小城真正的生活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