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周边近距离社交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47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刷手机,总看到“泉州100米内附近的人”这个功能,心里还挺好奇的。你说,就在咱们这老城区,一百米范围内,到底住着些什么样的人呢?会不会有每天清晨在开元寺门口晨练的阿婆?或者是在西街开着小小文创店的年轻店主?

说起来,这个“周边近距离社交圈”的概念挺有意思的。以前总觉得社交软件都是联系远方朋友的,没想到现在连隔壁巷子里的邻居都能看到了。昨天我就试了试,发现隔壁楼住着一位教了叁十年南音的老师,这要是搁以前,怕是住上十年都未必知道。

闽南人向来重视邻里关系,记得小时候,夏天傍晚家家户户搬着小板凳在巷口乘凉,大人们泡茶聊天,小孩子追逐打闹。现在大家都住进了楼房,这种热络的邻里往来反倒少了。不过最近我发现,楼下便利店老板开始记得我常买的零食,对面阳台的大姐会在我晾的被子快要淋雨时帮忙收起来,这种细微的互动,让人感觉特别温暖。

数字时代的“厝边头尾”

其实想想,现代科技并没有拉远我们的距离,反而用新的方式把大家连在一起。就像这个“泉州100米内附近的人”,不就像是数字时代的“厝边头尾”吗?上周我在小区群里发了条求助信息,想借个螺丝刀,没想到五分钟内就有叁位邻居回应。这种互帮互助的感觉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去邻居家借酱油的日子。

当然啦,线上认识邻居也要注意安全。我一般都是先在群里聊聊天,参加几次社区活动,熟悉了之后再考虑更进一步的联系。毕竟,建立信任需要时间,急不得。

前几天遇到件特别暖心的事。我在附近的人里看到一位同样喜欢收集旧物的邻居,聊起来才发现,我们都在寻找同一种闽南传统漆篮。后来她告诉我,中山路有家老作坊还在做这个,周末我们就约着一起去看了。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,明明住得这么近,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才相识。

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,常常是早出晚归,连对门住的谁都未必清楚。但仔细想想,建立“周边近距离社交圈”未必需要大把时间。有时候就是在菜市场碰面时打个招呼,或者在社区活动中聊上几句。慢慢地,这个圈子就自然形成了。

我家楼下有家面线糊店,老板是个健谈的本地人。每次去吃早餐,总能碰见几个熟客。大家坐在小小的店里,边吃边聊,从今天的天气说到最近的社区新闻。这种不经意间的交流,让整条街都变得亲切起来。

生活在泉州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城市,或许我们真的该多关注身边这一百米内的世界。那些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,可能就藏着意想不到的缘分。毕竟,在这座城市里,每个人都是别人“泉州100米内附近的人”,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“周边近距离社交圈”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