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安火车站小巷子,高安站旁老街旧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9:06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路过那个高安火车站小巷子,总会忍不住放慢脚步。这条窄窄的通道夹在老站房与月台之间,花岗岩台阶被往来行人磨得发亮。车站广播响起时,声音在这里会变得格外空旷,像隔着一层水传过来似的。

巷口斜对着候车大厅的窗户,下午四点的阳光恰好能穿过铁栅栏,在斑驳的墙上投下细长的影子。我常想,这些砖石见证过多少离别与重逢啊。送行的人走到巷口就该止步了,再往前就是检票口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扩建时,设计师特意保留了这个高安站旁老街旧巷的原始走向,现在看真是明智。

时光在砖缝间流动

巷子右侧有家开了叁十年的副食店,老板娘总坐在玻璃柜台后面打毛线。她的记性特别好,哪个旅客爱抽什么烟,哪个学生常买哪种饮料,她都清清楚楚。有次我问她为什么守着这么个小店,她手里的毛线针停都没停:"守着这儿,能看见整座城市的表情。"

确实,赶火站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匆匆跑过,回乡探亲的大包小包挪着走,刚下车的旅客站在巷口张望——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。春天巷角会冒出几丛野菊,夏天绿萝从二楼阳台垂下来,秋雨过后青石板泛起特有的潮气,这些细节让这条高安火车站小巷子永远鲜活。

最动人的要数傍晚时分。当夕照把西墙染成蜜色,附近居民会拎着菜篮慢慢走过。他们不用看时刻表,光听火车鸣笛声就知道大概几点。有位老先生天天坐在巷子中段的石凳上读报,他说这个位置既能避风,又能看见列车进站时喷出的蒸汽。

虽然现在都是电力机车了,但他这个习惯一直没改。或许在他心里,那条高安站旁老街旧巷始终停留在某个温暖的年代。

去年冬天车站整体改造,听说可能要拆除这条巷子。附近老住户联名写了请愿书,还找出当年的设计图纸。最后施工方修改方案,不仅保留了巷子,还把松动的地砖重新铺了一遍。施工期间副食店照常营业,只是柜台前多了个小黑板,用粉笔写着"绕行示意图"。

现在偶尔还能在巷子里遇见拍照的年轻人,他们举着手机寻找最佳角度。有个女孩说她爷爷年轻时在这里送别参军的朋友,那张黑白照片就摄于巷口的梧桐树下。如今梧桐更粗壮了,树荫能罩住半个巷道。

站务员老周在这工作二十多年,他的值班室有扇窗正对巷子。他说最记得有个老太太,每月15号准时出现在巷子里,朝着站台方向张望。后来才知道,她儿子当年去外地打工,说好每个月15号回来,结果在工地出事再没回来。可老人家的等待持续了整整十年,直到前年她被接去外地居住。

这样的故事在巷子里还有很多。或许每条古老的街道都像磁带,默默记录着岁月的声响。当高铁站开始兴建的消息传来,人们反而更珍惜这条现存的高安火车站小巷子。它不只是一条通道,更像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,用最朴素的方式留存着时光的痕迹。

暮色渐浓时,我又经过这条熟悉的巷子。副食店的灯亮了起来,暖黄的光晕洒在石板上。晚班列车正准备发车,站台上传来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。这些日常景象平凡却珍贵,就像巷口那棵梧桐树,春去秋来,始终站立在属于它的位置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