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500元一晚同城约茶,阜阳500元同城夜茶相约
最近在本地论坛里闲逛,经常能看到“阜阳500元一晚同城约茶”这样的帖子。说实话,第一次见到这个说法时,我也愣了半天。这年头,连喝茶都这么讲究排场了吗?
前两天跟老同学吃饭,聊起这事儿,他噗嗤一声笑了。“你还真以为是喝茶啊?”他压低声音,“这其实就是个暗语,说的是那种‘特殊服务’。”我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所谓的“同城约茶”,根本就不是字面意思。
藏在茶香背后的门道
说来也是,现在很多行业都有着自己的“黑话”。就像这个“阜阳500元同城夜茶相约”,表面上看着挺文艺,实际上就是在打擦边球。价格定在500块,不上不下的,既不会显得太低端,又能让有些人觉得“物有所值”。
我有个在酒店工作的朋友说,他们最头疼的就是这类预订。客人登记时说是“朋友聚会”,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,确实让很多人在面子上过得去。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“约茶文化”能流行起来,也是有原因的。现在管得严,明目张胆的肯定不行,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代称。除了“约茶”,还有什么“厂笔础”、“养生”之类的说法,都是换汤不换药。
生活中的那些暗示
记得上周打车,司机师傅还挺健谈。他说拉过不少客人,上车就问哪能“喝茶”。刚开始他还真给指了几个茶楼,后来才明白过来。“现在的人都聪明得很,”师傅笑着说,“说话都留半句,懂的都懂。”
不过要说这个“阜阳500元一晚同城约茶”最让人在意的,还是安全问题。毕竟这种见不得光的事,万一遇到骗子或者更糟的情况,那真是叫天天不应。再说了,现在诈骗那么多,谁知道屏幕后面坐着的是谁?
我邻居家孩子就在派出所工作,他说每年都要处理好几起因为“约茶”引发的纠纷。有的是价格没谈拢,有的是服务不满意,最麻烦的是遇上敲诈勒索的。“这些事啊,沾上都够喝一壶的。”他这么跟我说。
想想也是,这500块钱看着不多,但要是惹上麻烦,那可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了。再说了,现在到处是监控,真要有什么事,跑都跑不掉。
其实吧,这种“阜阳500元同城夜茶相约”的现象,说到底还是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。有人需要,就有人提供,虽然方式隐蔽了点,但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。只不过啊,这种事情还是得谨慎点,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
有时候我在想,要是把这些心思用在正道上,该有多好。可是转念一想,这世上的人和事,哪有那么简单呢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都有自己的活法。
今晚路过一家茶馆,看着里面昏黄的灯光,我突然想起那些“约茶”的帖子。或许在某个角落,真的有人在等着“品茶”吧。不过这茶是苦是甜,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