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江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靖江周边叁百元的情感故事
靖江的夏天总是湿漉漉的,江风裹着水汽钻进老城区的巷子。我就是在这样的傍晚遇见李姐的,她蹲在修车摊前给自行车补胎,汗衫后背湿了一片。
“叁百块能买什么?”她突然抬头问我,手里扳手没停,“现在电影院两张票就要一百多嘞。”我楞在原地,她却噗嗤笑了,眼角皱纹像绽开的秋菊。她说二十年前和老周第一次约会,两人凑了叁百块钱,在江边小旅馆住了叁天。每天就吃阳春面配咸鸭蛋,剩下的钱买了张旧凉席,傍晚铺在堤坝上看货船。
叁百块能撑起多少日子
老周当时在造船厂做临时工,李姐在纺织厂看机器。那叁百块是两人大半个月的工资。现在说起来她都觉得神奇,怎么就能靠那么点钱过出滋味来。小旅馆老板娘心善,每天多给他们一壶热水。第叁天退房时,老周偷偷把凉席卷好塞进柜子底层,“等有钱了再来取”。
结果等他们真回去找,旅馆已经改成网吧了。李姐说到这儿把扳手往水盆里一扔,哐当声响惊飞了树上的麻雀。“现在叁百块够干啥?带孙子去趟游乐场都不够。”但她转脸又笑了,说去年老周生病住院时,她天天骑这辆破自行车往医院送饭,后座绑着保温桶,链条吱呀吱呀响过整个夏天。
修车摊对面新开了家奶茶店,小情侣们举着叁十多块的饮料自拍。李姐抹把汗说,现在的年轻人谈感情讲究太多,要仪式感要惊喜,却把最要紧的东西弄丢了。她弯腰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铁皮盒子,打开竟是那张发黄的凉席收据,日期墨迹都晕开了。
江面忽然传来汽笛声,悠长得像从二十年前飘来的。李姐说感情这事儿啊,就像补胎,找到漏气的地方粘块胶皮就行,有些人非要把整个内胎都换掉。她接过我递的叁百块钱修车费,小心折好塞进裤兜,说今晚要拉老周去江边新修的步道散步。“让他也浪漫浪漫,这老家伙最近总念叨船笛声变了调。”
夕阳把修车摊的叁轮车影子拉得老长,工具箱里钳子改锥散落着,像散装的日子。我忽然想起李姐刚才没说完的话——那叁天他们最奢侈的花销,是花五块钱买了支奶油冰棍,你一口我一口吃着走完了整条防波堤。融化的糖水顺着指缝滴答,比后来吃过的任何甜品都甜。
暮色渐浓时,我看见老周提着保温饭盒慢慢踱过来。李姐正在收拾工具,头也不回地喊:“死老头子,又带鱼汤了吧?满车摊都是腥味!”老周只是笑,把饭盒放在小马扎上,顺手拿起气筒给自行车胎补气。叁百块钱的爱情还在继续,藏在车链条的锈迹里,藏在保温盒的热气里,藏在二十年没变款的汗衫领子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