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都火车南站哪里有小巷子,江都火车南站附近巷子位置
昨天有朋友来江都玩,刚出火车南站就给我发消息问:“这附近有没有那种老巷子可以逛逛?不想直接去景区。”说实话,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。虽然经常路过南站,但每次都是匆匆赶路,从没留意过附近有没有值得一转的小巷。
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,专门到南站周边转了转。从出站口往右走,绕过新建的商业广场,大概步行七八分钟,果然发现了几条很有意思的老巷子。这些巷子藏在现代化建筑后面,要不是刻意寻找,很容易就会错过。
藏在繁华背后的老巷
最先发现的是梧桐巷,名字挺好听。巷口很窄,刚好够两个人并肩走。走进去立马感觉不一样了,外面马路的嘈杂声突然就远了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爬着些青苔,偶尔能看到老人在门口晒太阳。有户人家正在做早饭,香味飘出来,是那种很家常的葱油饼的味道。
再往里走,发现这条巷子还挺深的,弯弯曲曲的通向里面。偶尔能看到几栋老房子,墙面斑驳,但收拾得都很干净。有个大妈在门口洗菜,我问她这条巷子有多少年了,她笑着说:“比我年纪都大呢,我嫁到这里四十多年,巷子一直是这样。”
说起来,在江都火车南站附近找巷子还挺需要耐心的。新建的道路太宽敞,反而把这些老巷子衬得更隐蔽了。要不是特意放缓脚步仔细观察,很可能就以为这一带全是新建筑了。
继续往前探索,又在相邻的街道发现了另外两条巷子。一条叫柳树巷,确实种着几棵老柳树;另一条没有名字,但最有生活气息,两边都是老住户,晾衣绳横跨巷子,挂着刚洗好的衣服。早上九点多,还能听到几家厨房传来切菜的声音。
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先生告诉我,这一带最早是片老居民区,后来建火车站拆了不少,就剩下这几条巷子保留下来了。“现在年轻人都在新区买房,老巷子里住的多数是我们这些老人,还有部分租客。”说着他指了指巷子尽头,“那头原来有个老茶馆,前两年关了。”
新旧交融的独特韵味
站在巷子里往南看,能看见火车南站崭新的站房轮廓,而回过头,巷子里的生活还保持着某种缓慢的节奏。这种对比特别有意思——一边是行色匆匆的旅客,一边是不慌不忙的日常生活。
我发现这些巷子虽然老旧,但特别干净。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垃圾桶,墙上也很少见到乱贴的小广告。看来无论是居民还是管理部门,都在用心维护这片老区域。
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,还遇见几个拉着行李箱的年轻人,看样子是刚下火车找过来的。其中一个姑娘说,她在旅游攻略上看到有人推荐这边的老巷子,特意来找找看。“比想象中好找,而且真的很有味道。”她说着举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。
确实,在现代化交通枢纽旁边保留这样一片老巷子,给来往的旅客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。不需要刻意去景点,就在车站附近走走,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真实的生活气息。
快到中午时,巷子里的热闹劲儿渐渐上来了。有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的小哥熟练地穿行,有老人家提着刚买的菜慢慢走着,还有几个孩子在小空地上玩耍。这种生活场景,在新式小区里反而很少见到了。
临走前我又在周边转了转,发现从不同方向接近火车南站,能找到的巷子也不一样。东侧那边还有两条比较宽的巷子,里面有些特色小店,卖着本地人爱吃的小吃和手工艺品。
这一趟走下来,算是把江都火车南站附近的小巷子摸清楚了。下次再有朋友问起,我可算能给出个像样的回答了。不过具体哪条巷子最适合逛逛,还真得看个人喜好——有人喜欢安静的梧桐巷,有人偏爱有生活气息的无名巷,都值得亲自来走走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