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泄火的小巷子,安顺清凉的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37:52 来源:原创内容

安顺的夏天,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,晒得人头皮发麻。这时候,我最想念的不是商场里的空调,而是城里那些七拐八弯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啊,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旧称,叫“安顺泄火的小巷子”。

头一回听到这个名字,我还愣了愣。后来才明白,这“泄火”不是啥火气,而是实实在在地把暑气给“泄”掉。前两天下午,我实在热得没处躲,就又钻进了常去的那条巷弄。

一脚踏进去,嚯,像是进了另一个世界。外面的车马喧嚣,瞬间就被厚厚的石墙和浓密的树荫给挡住了。青石板路面被踩得油光发亮,缝隙里还长着些青苔,踩上去软绵绵的。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,只在中间留出一条细长的天空。

巷子里的清凉秘密

要说这“安顺清凉的小巷弄”到底为啥这么凉快,我琢磨着,得归功于几个老辈人的智慧。墙是用了本地的大青石砌的,厚实得很,太阳根本晒不透。巷子的走向也讲究,多是东西向,巧妙地避开了最毒辣的日头。再加上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的黄桷树、梧桐树,那叶子密得呀,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漏下些斑斑点点的光影子。

我正走着,巷子深处传来“哗啦哗啦”的声音。拐个弯一看,是巷子中段那口老井。井口围着几个老街坊,正用绳子吊着西瓜往井里放。“井里冰镇的,比冰箱里的好吃多了!”一位大爷笑呵呵地说。井水冒着丝丝凉气,光是看着就觉得解暑。

再往里走,能看到有些老房子的屋檐下,还保留着旧时的“导雨槽”。雨天时雨水顺着瓦片流进槽里,再通过竹管引到墙角的排水沟。这设计不光排水,水流声淅淅沥沥的,听着就让人觉得凉快。

住在巷口的李奶奶摇着蒲扇坐在竹椅上,看见我就招呼:“又来躲清凉啦?这巷子啊,比你们年轻人开的空调舒服多了。”她指着墙角的几盆清水,“这是老法子,水汽蒸发起来,自然就凉快了。”

我在巷子里的石凳上坐下,确实,这种凉不是空调那种刺骨的冷,而是温润的、带着植物清香的自然凉。偶尔有穿堂风吹过,那感觉,真是给个神仙都不换。

说起来,这安顺泄火的小巷子不仅仅是条通道,它更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,承载着生活的点点滴滴。傍晚时分,家家开始准备晚饭,炒菜的香味飘出来;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笑声在石墙上碰撞回荡。这些声音、这些气味,和着那份特有的清凉,构成了安顺人夏天最深刻的记忆。

太阳西斜,我慢慢走出巷子。身上还带着那股子凉意,心里却在想——这些老巷弄就像一位智慧的老人,用最朴素的方式,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。在这越来越热的夏天里,能有这么一个安顺清凉的小巷弄可以躲一躲,实在是种福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