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远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车站旁巷弄休闲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2:37:20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路过开远车站,总会不自觉被站台后方那片纵横交错的巷弄吸引。那些藏在繁华交通枢纽背后的青石板路,像这座城市呼吸的毛细血管,保留着市井烟火的温度。

转过车站西侧的铁艺栏杆,第一条巷子口就飘来烤洋芋的焦香。卖洋芋的大婶坐在小马扎上,竹扇轻摇着炭火,时不时和买菜回来的老街坊搭两句话。刚出炉的洋芋对半切开,撒上辣椒面,咬下去外皮脆得咔嚓响。这种随处可见的小吃摊,反倒比商场里的连锁店更有滋味。

巷子里的时光印记

往深处走,斑驳的砖墙爬满青苔,二楼晾晒的衣衫在微风里轻轻摆动。有个老师傅在巷子转角摆了个修鞋摊,叁轮车上挂满各种皮料和工具。他修了叁十多年鞋,手指上缠着胶布,却能把开裂的鞋底缝合得服服帖帖。路过的人常会停下来看他干活,仿佛在看一场慢节奏的手艺表演。

再往前走几步,突然听见叮叮当当的敲击声。原来是个白铁铺子,老师傅正给邻居定制晾衣架。他说这条巷子里的五金店、裁缝铺、钥匙摊都是几十年的老相识,大家相互照应着过日子。有个穿校服的孩子跑过,很自然地从糖果铺子抓了颗水果糖,老板娘笑着目送他跑远——这样熟稔的邻里关系,在新建的小区里已经很难见到了。

午后阳光斜照进巷子,几个退休老人正在杂货店门口下象棋。塑料凳摆得歪歪扭扭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卖豆花的叁轮车摇着铃铛经过,瓷碗碰撞发出清脆声响。要是走累了,随便找家临街的茶水铺坐下,五块钱能喝一整个下午。老板娘会热情推荐她自制的酸梅汤,用玻璃杯装着,杯壁凝满水珠。

藏在转角的小惊喜

最让人惊喜的是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,门脸窄得容易错过。推门进去,满墙书架直通天花板,旧书的气味扑面而来。店主是个戴老花镜的爷爷,正用牛皮纸给书做保护套。这里还能找到二十年前的连环画,书页泛黄,却保存得很完整。他说这些书都是老街坊送来的,舍不得当废纸卖,就放在这里等人淘走。

傍晚时分,巷口突然热闹起来。下班的人顺道带回卤菜,学生聚在文具店前挑贴纸,还有刚放学的小孩蹲在墙角看蚂蚁搬家。炊烟从老式排风扇里飘出,混着各家炒菜的香气。住在叁楼的大爷把鸟笼挂在窗口,画眉鸟的鸣叫像给巷子配了背景音。

夜色渐浓时,巷子里亮起暖黄的灯光。小饭店把折迭桌摆到路边,炒锅颠动的声音此起彼伏。几个年轻人坐在矮凳上喝啤酒,谈论着白天的工作。晚风穿过巷子,带走白天的热气,也带来远处火车的汽笛声。

这些看似平常的巷弄,其实藏着开远车站附近最生动的风景。它们不需要特意寻找,就在车站转身的距离。下次若在开远车站等车,不妨留个把小时,拐进这些巷子走走。或许某个擦肩而过的微笑,某扇虚掩的木门后飘来的饭香,都会成为旅途中意外的收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