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昆山学子茶艺课堂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3:32:53 来源:原创内容

茶香飘进教室时

上课铃响过,昆山某中学的教室却飘出缕缕茶香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没有翻开课本,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茶叶拨进白瓷盖碗——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本学期新增的必修课《茶文化入门》。

“第一次听说要上茶艺课,我还以为是帮爸妈泡茶呢。”高二的李同学边说边调整茶则的角度,“真正上手才发现,连拿壶的手势都有讲究。”他展示着刚学会的“凤凰叁点头”,水流在杯盏间划出优美的弧线。坐在隔壁组的王同学凑过来插话:“我最喜欢闻干茶香,龙井像炒豆香,铁观音带着兰花香,每次闻到都觉得特别治愈。”

授课的陈老师曾是高级茶艺师,现在每天带着茶具穿梭在各个教室。“孩子们刚开始觉得新鲜,后来慢慢发现,泡茶时必须要静下心来。”她指着正在练习注水的学生说,“你看那个总是坐不住的男生,现在能专注地完成整套冲泡流程,上周还主动帮父母泡了生日茶。”

课程设置很有巧思,从认识六大茶类开始,到茶席布置、礼仪规范,最后还有小组茶会实践。最受欢迎的环节是“盲品挑战”,学生们蒙眼通过香气、滋味辨别茶叶品种。“第一次把大红袍认成红茶闹了笑话,”几个女生围在茶盘前嬉笑,“但现在光看叶底就能说出所以然。”

家长们最初也有疑虑:“会不会耽误正课?”但班主任张老师拿出课堂记录本:“选修茶艺课的学生,期中考试时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率提高了12%,数学验算粗心错误减少叁成。这种需要静心观察的技艺,意外培养了孩子们的专注力。”

校园茶室设在实验楼顶层,竹帘半卷,窗外正对香樟树。期中茶会那天,学生们穿着校服正装,像模像样地担任起茶主人。初二(5)班的林同学特意给每杯茶配了手写茶签:“这是我自己调的桂花乌龙,桂花是校园里摘的。”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,茶汤在她手中泛着蜜金色。

教导主任路过茶室总会放轻脚步:“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声音没了,现在经常看到孩子们围坐着讨论哪泡茶回甘更持久。”他注意到有学生把茶道中的“留香杯”原理写进了物理小论文,还有几个男生用叁天时间研究出控制水温的简易装置。

茶艺课带来的变化悄悄蔓延着。校园角落出现自制茶叶书签,教室图书角多了《茶经》注释本,甚至食堂阿姨都发现,学生们打饭后说“谢谢”时更真诚了。或许正如陈老师说的:“当孩子们学会安静地为一杯茶倾注时光,他们也在学会如何温柔对待生活。”

暮春的梧桐絮飘进窗棂,盖碗里的碧螺春舒展开雀舌般的嫩芽。有个女孩在茶会笔记里写道:“原来生活可以这样慢下来,像第一泡茶需要耐心等待。”她小心地合上笔记本,封面上贴着收集的各类茶标,最中间是墨迹未干的四个字——人生如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