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海品茶海选工作室,琼海茗茶海选工坊
这几天路过金海路,总能看到“琼海品茶海选工作室”那块新招牌,暖黄的灯光衬着深褐色的木质门头,怪吸引人的。说来也巧,隔了不到两条街,另一家“琼海茗茶海选工坊”也悄没声儿地开了张。这两家名字听着像兄弟店,里头到底有啥不一样呢?我心里琢磨着,得空真得去瞅瞅。
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就柔柔地飘了过来。店里的姑娘穿着素净的棉麻裙子,笑着迎上来,也没急着推销,先轻声问了句:“先生平时爱喝什么口味的茶?”这感觉挺舒服,不像有些地方,进门就给你压力。我随口说了句“随便看看”,她便点点头,安静地退到一旁去了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环顾四周,原木架子上错落摆着各式茶罐,每个前面都放着个小瓷盘,里面是散开的茶叶,可以凑近了闻香。右边靠窗的位置,几个年轻人正围坐着喝茶,声音压得很低,偶尔传来轻轻的笑声。墙上挂着毛笔写的茶诗,墨迹沉稳,和整个空间淡淡的白茶香配在一起,莫名让人静下心来。
我挑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,要了泡凤凰单丛。茶艺师是个年轻小伙子,手法却老练,烫杯、投茶、注水,每个动作都不紧不慢的。他一边冲泡一边随口聊着:“这茶得用95度的水,太高了会涩,太低了香出不来。”茶水注入品茗杯时,那股蜜兰香一下子就漫开了,喝一口,喉底回甘特别持久。在这儿待着,时钟好像都走得慢了半拍。
隔天我又去了工坊那边,感觉立马不一样了。门口挂着二十四节气的装饰画,挺别致。一进门就看见正中摆着个大茶台,深色的老船木材质,上面茶具齐全。店主正在给叁四位客人演示冲泡普洱,说话声音洪亮,带着点儿戏剧感:“看这茶汤,红浓明亮,像不像陈年红酒?”客人们都笑着点头。
热闹中的茶趣
工坊里人气明显旺些,左边区域有人在试喝新到的铁观音,右边两个大姐在挑茶具,时不时传来“这个杯子真可爱”的议论声。架子上除了茶叶,还有各式各样的茶壶、茶宠,甚至茶主题的文创产物。我点了杯他们主推的“冷萃乌龙”,用玻璃瓶装着,插根细吸管,口感清冽甘爽,确实适合现在这天气。
穿着印有“茶生活”字样围裙的店员小姑娘挺热情,看我站着,主动过来介绍:“我们这儿每周五晚上有茶友分享会,上周聊的是如何辨别岩茶的山场气息,可热闹了。”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,能看出是真喜欢这份工作。
两家店都体验过后,我坐在家里阳台上泡着从工作室买的白牡丹,忍不住比较起来。工作室更像是个让人安心品茶的书房,适合想要静心的时候去;而工坊则像个茶文化的游乐场,热闹,有趣,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东西。说起来,琼海品茶海选工作室那种不打扰的贴心,和琼海茗茶海选工坊那种充满活力的分享,都挺打动人的。
现在城里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有这么两个地方让人慢下来,细细品味一杯茶的滋味,确实是件挺好的事。下次要是朋友问起该去哪家,我大概会反问他:“你今天是想找个地方安静发呆,还是想热热闹闹地玩茶?”毕竟喝茶这回事,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舒坦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