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,扫码即享本地便捷生活
最近发现不少福鼎朋友都在做同一件事——掏出手机,对着商店门口那个黑白小方块“扫一扫”。起初我还纳闷,这二维码里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直到上周去一家新开的甜品店,老板娘热情地指着二维码说:“扫这个,咱们福鼎哪家店打折、哪条街有新开业活动,立马就知道了。”
这一扫可打开了新世界。原来这就是咱们福鼎人自己打造的微信同城服务平台,不用下载新软件,不用注册账号,微信里直接就能用。刚搬来南大路的小陈告诉我,他上周想找装修师傅,就是在菜市场门口扫了这个码,当天下午就联系到了叁个本地师傅报价。
菜市场里的新鲜事
昨天早上七点,我特意去了趟中心市场。卖鱼的林阿姨摊前贴着二维码,她边给客人挑黄花鱼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买菜都爱扫码,我家每天什么鱼最新鲜,几点到货,他们手机上看得清清楚楚。”正在扫码的姑娘接话:“是啊阿姨,我上班路上就把菜订好,下班顺便来取,省时又省力。”
这种方便不止在菜市场。老街那家开了叁十年的修鞋铺,王师傅也学会了在平台上接单。他戴着老花镜边修鞋边笑:“以前都是街坊邻居来找我,现在扫个码,整个福鼎都知道我这儿能修鞋了。”说完又补充道:“前两天还有个年轻人拿着名牌包来找我护理,说是从平台上看到的信息。”
说起来,这个福鼎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确实挺接地气的。它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础笔笔,动不动就弹广告,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咱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问题。比如你想找小时工打扫卫生,或者家里水管突然漏水,甚至想找个陪老人聊天的本地人,扫个码基本都能找到解决办法。
小城里的温度
最让我感触的是上个月发生的事。建设社区有位独居老人家里空调坏了,晚上热得睡不着。他女儿在厦门工作,急得在业主群里求助。邻居教她让老人扫了同城服务的二维码,不到半小时就有维修师傅上门。老人家后来逢人就说:“这手机上的小方块,比儿女还管用哩。”
现在走在福鼎街头,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家在橱窗上贴了这个二维码。卖光饼的老字号、新开的奶茶店、出租车司机、家政阿姨……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开理发店的小吴说得实在:“我们这种小店,以前发传单都没人看,现在挂在同城服务上,生意至少多了叁成。”
有时候想想,科技这东西真不是越高深越好。像这样简单扫个码,就能把整座小城的人和生活连接在一起,确实挺妙的。它既保留了小城特有的邻里温情,又让生活节奏跟上了这个时代。下次你在福鼎看到那个熟悉的二维码,不妨也扫一扫——说不定你一直想找的那个老手艺匠人,就在上面开着工作室呢。
对了,前天我去城郊新建的那个公园,发现入口处也立着牌子,上面正是那个黑白相间的二维码。扫开一看,里面不仅有公园地图,还有附近农家乐的当季特产推荐。这让我想起平台运营负责人说的那句话:“我们做的不是高科技,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,让福鼎人的生活更方便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