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阳约茶上课,庆阳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朋友圈里老看到“庆阳约茶上课”这个词儿,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新开的茶馆搞促销呢。后来跟朋友聊起来才知道,原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——既不是单纯喝茶,也不是正经上课,倒像是把这两件事揉在了一起。
说起来啊,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会找乐子。上周六我就被拉去参加了一场这样的活动,地点在庆阳老城区的一个小院里。推门进去,满院子都是茶香,七八个年轻人围坐在竹椅上,有个穿着棉麻衣服的姑娘正在讲怎么泡白茶。
茶香里的新体验
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,”组织者小林边烫茶杯边说,“就是大家喝着茶,聊聊天,顺便学点茶知识。”他这么一说,原本还有点拘谨的气氛立马轻松了。坐在我旁边的女孩说她是第二次来,“上回学了绿茶的知识,这回专门来听白茶的”。
说实话,这种“庆阳品茶学习交流”的方式确实比正经上课舒服多了。老师讲着讲着,有人提问就随时打断,讲到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,还会多聊些趣事。比方说讲到老白茶要不要洗茶,一桌人争得可热闹了,最后老师把两种泡法都试了试,让大家挨个品,自己感受区别。
我现在还记得那个下午的阳光,斜斜地照在茶台上,每个人端着茶杯仔细品的样子。不像在咖啡馆里大家都盯着手机,在这儿,反倒是手机最没人理睬。
让我意外的是,来的不全是年轻人。坐在角落的一位大姐说,她是在女儿推荐下来的,“总比整天打麻将强吧?还能学点东西”。她现在已经能分得清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区别了,说起茶叶的香气头头是道。
这种活动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,它既不像传统茶道那么严肃,又比随便喝茶多了点内容。你不会觉得是在“上课”,但回家的时候,脑子里确实装了些新知识。比如我现在泡茶,会记得水温很重要,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杯子,这些都是在喝茶聊天时自然而然记住的。
组织者小林跟我说,他们每个月都会换主题,有时候讲茶叶分类,有时候教茶具挑选,还有一次专门讲了怎么在家里布置茶席。“大家来这儿,既是为了学点东西,也是想找个地方静一静。”他说现在人太忙了,连好好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,而这种活动刚好给了大家一个理由慢下来。
那天临走时,大家都互相加了微信,约着下回再来。我拎着刚刚买的两个品茗杯,心里琢磨着,这种“庆阳约茶上课”的形式之所以吸引人,大概就是因为它把学习和休闲结合得恰到好处。既不会太累,又不会觉得虚度了时光。
现在这种活动在庆阳越来越多了,有的在茶馆办,有的在书店,甚至还有在郊外农家院里办的。形式也丰富起来,除了讲茶,偶尔还会插花、焚香,但茶始终是主角。看得出来,大家都挺需要这样一个空间,既能学点东西,又能交朋友,最重要的是,能让忙碌的生活暂时慢下来。
回家的路上,我特意去买了些白茶。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泡上一杯,慢慢品。说来也怪,自从参加了那次活动,连喝茶的感觉都不一样了——更能品出里面的滋味,也更懂得享受那份安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