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品茶上课,阿拉山口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5:55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阿拉山口的清晨总是带着点儿边塞特有的清冽,风从山口吹过来,隐隐带着远方的草场和沙砾的气息。可你一推开那间老茶馆的木门,扑面而来的暖意和茶香,立刻就把外面的世界隔开了。

这儿的人管这叫“品茶上课”。起初我也不太懂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呢?后来坐久了才咂摸出味儿来——这课呀,没有黑板,没有讲义,老师就是那一壶壶翻滚的茶,学生就是一颗颗慢慢沉静下来的心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靠窗的老张是这儿的常客。他总是慢条斯理地烫壶、温杯、洗茶,每一个动作都像在完成某种仪式。我问他:“张叔,您这手法可真讲究。”他抬眼笑笑:“急什么?茶得慢慢醒,人得慢慢等。”那句话忽然就点醒了我。在这个什么都要快的时代,我们是不是忘了有些东西,偏偏是急不来的?

茶杯在手里转着,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泡的茶。那时候总觉得苦,现在倒品出了回甘。这大概就是成长吧——得经历过一些事,才能尝出生活里不同的滋味。

邻桌的大学生正对着笔记本电脑,手边是一本翻旧了的《边城》。茶香伴着书页翻动的声音,在阳光里轻轻打着旋儿。他偶尔抬起头抿口茶,目光望向窗外,不知是在思考书里的故事,还是在想自己的心事。

阿拉山口茶香伴读时光,说到底,不就是这么回事吗?在茶香里找到自己的节奏,在书香里安放躁动的心。不需要谁来教,茶会告诉你——第一泡的苦涩,第二泡的醇厚,第叁泡的淡远,像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。

茶馆老板偶尔会过来聊几句,说说这种茶的来历,那种茶的脾性。他说:“别看这小小一片茶叶,它从山上来到杯中,经历的可不比人少。”是啊,杀青、揉捻、烘焙,哪一道工序不是磨砺?

夕阳西斜的时候,茶馆里的人渐渐少了。我杯里的茶也淡了,但唇齿间的余香还在。忽然明白,这阿拉山口品茶上课,上的是生活的课,是时间的课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既是老师,也是学生。

推门出来,晚风依旧,心境却不同了。口袋里装着茶馆里买的半斤茶叶,想着明天还要再来。毕竟,这堂课还没有上完——或者说,这堂课本来就没有结课的时候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