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商家宣传为何缺乏实际行动
走在街上,你可能会看到"和田足浴店"的招牌,宣传语写得特别吸引人:什么"独家按摩手法"、"专业理疗师坐镇"、"消费满就送"...可真正走进去体验过的客人,十个有八个都在摇头。
这话怎么说呢?上次我有个朋友路过,被门口"消费满200送100"的广告吸引进去。结果呢?所谓的专业理疗师,手法生硬得像在揉面;承诺的赠送项目,结账时突然变成了"仅限于周二使用"。朋友气得当场理论,店员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。
宣传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
仔细想想,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。店里宣传的"资深理疗师",可能就是个培训叁天就上岗的新手;号称的"特色足浴",不过是在普通热水里加了几片生姜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他们居然把普通按摩椅说成是"进口理疗设备"。
这就让人纳闷了:既然能把宣传做得这么花哨,为什么不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呢?说起来,这恐怕不是个别现象。现在很多商家都陷入了这样的怪圈:宁愿花大价钱做广告,也不愿意踏踏实实把服务做好。
我认识一位在这家店工作过的老师傅。他说,店里每个月花在宣传上的钱,足够请两个真正专业的理疗师。但老板总觉得,宣传效果立竿见影,而培养员工、提升服务却是个慢功夫。
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
其实啊,现在的消费者都不傻。第一次可能被华丽的宣传吸引过来,但体验一次之后,心里就跟明镜似的。你看看网上那些评价就明白了:"再也不去了"、"被坑了"、"完全不是宣传的那回事"...
更糟的是,这些不满意的客人,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。一传十,十传百,店家的名声就这么慢慢变坏了。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: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。
说到这儿,我倒想起另一家足浴店的做法。他们从来不在宣传上吹得天花乱坠,就是把老师傅的手艺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。结果呢?生意反而越来越好,基本都是老客带新客。
所以说,商家长时间缺乏实际行动,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。客人来过一次觉得上当,基本上就不会再来了。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一条差评的影响,得花多少钱才能弥补啊?
有时候我在想,要是"和田足浴店"能把做宣传的那股劲儿,分一半用在提升服务上,情况会不会完全不同?或许,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更漂亮的广告词,而是静下心来,听听客人们真正需要什么。
毕竟,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,光靠嘴上说得漂亮已经行不通了。客人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,是真材实的服务。要是始终停留在空口说白话的阶段,再响亮的招牌,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