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小区上课约茶,弥勒小区茶课相约品茗
你说这事儿巧不巧?前两天在业主群里看到个通知,说弥勒小区要开茶课,我立马就报名了。倒不是因为我多懂茶,纯粹是想着既能学点东西,又能认识几个邻居。
上课的地方就在小区活动室,推门进去茶香扑鼻。老师是个穿棉麻衫的大姐,说话温温柔柔的:“咱们今天不讲究那些虚礼,就是喝着茶聊聊天。”她手上正往盖碗里注水,热气腾起来的样子,让人莫名就静下来了。
茶杯里的烟火气
第一泡是凤凰单丛,邻座的阿姨抿了一口就说:“这味儿跟我老家潮州的很像。”就这一句话,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。住叁栋的老王说他年轻时在云南插队,经常跟着当地人烤茶;斜对面的年轻妈妈说每天哄睡孩子后,总要泡杯茶犒劳自己。原来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段与茶有关的故事。
老师一边续茶一边笑:“茶啊,最懂人情世故。你们发现没,刚进门时大家都挺拘束的,现在都能聊到一块儿去了。”还真是,刚才还陌生的面孔,因为一杯茶变得亲切起来。这种弥勒小区上课约茶的氛围,比单纯的喝茶有意思多了。
第二泡换了熟普,颜色醇厚得像红酒。住楼上的李姐突然说:“这茶让我想起小时候,奶奶总用搪瓷缸泡浓茶解渴。”这话引得大家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喝茶的情景。有人说小时候偷喝爷爷的茶苦得直咧嘴,有人说大学时靠浓茶熬夜复习。原来茶早已悄悄参与了我们的人生。
茶香飘进日子里
后面几节课,老师教了我们怎么选茶具,怎么判断水温。最实用的是学了怎么泡办公室随手杯——就普通的玻璃杯,先加水后放茶,茶叶都在上面浮着,喝到一半再续水,这样就不会泡得太浓。这个方法简单实用,第二天我就用在办公室了。
现在每周的弥勒小区茶课相约品茗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刻。上周我们还办了次户外茶会,就在小区花园的凉亭里。带着各自的点心,分享最近淘到的好茶。住对面楼的书法爱好者还带来了他写的茶挂,墨迹未干就挂在亭柱上,平添了几分雅趣。
说来也怪,自从上了茶课,看小区的眼光都不一样了。以前觉得就是回家睡觉的地方,现在走在院里,能认出哪家阳台种着茉莉花,哪户窗台晾着陈皮。偶尔在电梯里遇到一起上课的邻居,还会相约:“明天带泡正山小种给你尝尝。”
茶还是那些茶,但因为有了这群一起喝茶的人,味道好像更丰富了。老师说得对,茶最珍贵的不在于价格,而在于喝茶时心里想起的人,还有那些因为茶而温暖的时光。这大概就是弥勒小区上课约茶最打动人的地方吧——它让高楼里陌生的我们,在茶香中找到了久违的邻里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