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习茶道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27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曲阜某中学的教室,你会闻到一阵清雅的茶香。这不是在开茶话会,而是一门正经的校本课程——茶道课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正襟危坐,手持青瓷茶杯,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习冲泡技巧。

“注意水温,85度刚好。”茶艺老师轻声提醒,一个男生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玻璃壶,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。他旁边的女生专注地调整着茶具的位置,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。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这所学校的特色课堂上演。

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课堂

说起来,这门课刚开始推行时,不少家长都觉得纳闷:在升学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,花时间学泡茶是不是太奢侈了?但校长的一番话让人深思:“我们教的不只是泡茶,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心性。你看,那个原来坐不住的小伙子,现在能安静地泡上一小时茶了。”

确实,在茶香袅袅中,孩子们的变化肉眼可见。以前课间只知道追逐打闹的学生,现在会围着老师讨论不同茶叶的特性;曾经毛毛躁躁的女生,学会了轻柔地斟茶。这种润物无声的改变,或许正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所在。

记得有一次,我问一个正在认真擦拭茶具的学生:“你觉得这门课有意思吗?”他抬起头,眼睛亮晶晶的:“以前觉得喝茶就是解渴,现在才知道,原来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。就像我们写字要讲究笔画,做人要讲究礼仪一样。”

茶道中的做人道理

这门课最打动人的,是老师们巧妙地把做人的道理融入了每一个细节。比如斟茶只能七分满,留下叁分是人情;比如奉茶时要双手托举,表示对长辈的尊重;再比如品茶时要静心感受,培养专注力。

“你们看,茶叶在热水中舒展自己,把最美的滋味奉献出来。”茶艺老师边说边示范,“这就像做人,要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绽放光彩。”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那个总爱和同学闹矛盾的学生,最近居然主动帮同桌整理茶具了。

说来也怪,自从开了茶道课,班级氛围明显不一样了。课间多了些安静品茶的角落,同学之间多了份互相礼让。有个班主任开玩笑说:“现在班上‘火药味’少了,‘茶香味’浓了。”

这种以茶育人的方式,似乎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。学生在轻柔的茶香中,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静心、耐心和尊重。这不,最近学校组织实践活动,这群学过茶道的孩子表现得格外有礼貌,受到了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。

看着这群在茶香中成长的少年,不禁让人感叹: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润物无声。当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年轻心灵中生根发芽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能的传承,更是一个个正在变得温润如玉的生命。茶道课还在继续,而改变,正在每一个细微处悄然发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