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22:29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晨光里的茶香课堂

清晨六点半,盘州山间的雾气还没散尽,高二(3)班的陈明已经端着搪瓷杯坐在教室里。杯子里飘着几片本地茶园采来的绿茶,淡淡的香气混着晨读声在教室弥漫。这不是什么特色兴趣班,就是他们再普通不过的早自习。用班主任李老师的话说:“咱们盘州的孩子,天生就会喝茶。”

说来挺有意思,这传统是从去年秋天开始的。那天校长从外地考察回来,看见几个学生早读时哈欠连天,突然想起在茶乡参观时看到的场景。第二天,学校小会议室就多了几罐本地的清明茶。起初大家还觉得新鲜,没想到慢慢就成了习惯。现在你随便走进哪个教室,都能看到窗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杯子——有带滤网的玻璃杯,有印着卡通图案的保温杯,还有爷爷辈用的老式搪瓷缸。

要说最大的变化,可能是同学们带来的茶叶越来越有讲究了。上周语文课讲《红楼梦》里的茶文化,班上最调皮的张强居然从家里带来了他爸珍藏的白茶。语文老师索性把课堂搬到了校园的桂花树下,大家围坐着品茶读诗。那天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,照得茶汤晶莹剔透,有个女生小声说:“这比奶茶店的什么新品都好喝。”

其实刚开始,家长们也不太理解。高叁(7)班王丽的妈妈就专门来学校看过,她担心影响学习。可当她看到女儿不仅学会了控制水温,还能说出不同茶叶的特点,甚至通过茶道静下心来背下了整篇《滕王阁序》,这位母亲第二天就给班级赞助了一套茶具。现在每个月的班费里,都会留出几十块钱添置新茶叶。

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孩子的创造力。他们自发成立了“茶香社团”,把品茶和各个学科结合起来。地理课上讲到云雾茶的生长环境,社团成员就拿来海拔不同的茶叶让大家对比;历史课上说到茶马古道,他们又翻出云南普洱茶和本地茶做品鉴。有次数学老师在讲函数图像,居然用茶水在黑板上画出了抛物线,那堂课到现在还被同学们津津乐道。

当然,这个传统能坚持下来,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。上学期期末,学校做过一次问卷调查,超过八成学生表示喝茶后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。更重要的是,很多孩子通过这片小小的叶子,重新认识了家乡。盘州本是茶乡,可这些生在茶乡的年轻人,以前只知道可乐奶茶,现在反而能从父辈的茶杯里品出山水的味道。

窗外又飘起细雨,初叁(3)班正在上古文课。年轻的语文老师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,看着台下四十多个同样捧着茶杯的学生,突然笑了:“你们说,千年以前的读书人,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,守着窗儿读书吃茶?”教室里静了片刻,不知谁接了一句:“那我们比他们幸福,咱们盘州的茶更香啊!”满屋子顿时漾起轻轻的笑声,混着茶香,飘得很远。

推荐文章